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她表示当天上午发出视频后,国航小秘书发来私信询问手机号和机票号,表示会调查,但没了下文。
从公布的视频可以看出,该女士情绪激动,在飞机上走来走去,斥责机舱内的其他乘客“无知”,使用了“使用语言暴力对我恐吓”、“密谋”、“废话,你管的着吗”、“没文化”等较为过激的语言。
对此,有网友表示该“监督员”才是扰乱民航秩序的人,并质疑“谁给她这么大权力”。
民航“监督员”究竟是什么?
据了解,国内航空公司普遍会聘请业内人士或频繁航空出行的旅客担任监督员。听着很有权力,实际就是辅助搜集航空公司的服务短板,向航空公司或民航相关部门反馈,寻求改进空间,确切说是服务质量监督员。
因此,13日下午国航回应“从未设置监督员岗位,也从未聘请任何外部人员担任监督员”的说法可能并不准确。
随后,另一名微博用户称也有过相似的经历。
由此可以看出,此监督员并非彼监督员。一般来说,航空公司聘请的监督员负责的是质量问题,而非航空安全问题。这位自称的“监督员”并没有任何干涉其他旅客行为的权力。
这一事件仍有三大问题需要厘清
尽管如此,有三大问题需要厘清。
首先,“监督员”不是航空安全的负责人,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七条之规定,公民有权向民航公安机关举报预谋劫持、破坏民用航空器或者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该女性在飞机上的行为到底是否符合条例第七条的规定?她的做法是不是属于举报其他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行为?这需要职能部门清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