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快递从制造业“抢人” 宁送外卖不进工厂

快递从制造业“抢人” 宁送外卖不进工厂
2019-06-25 16:49:48 经济参考报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央提出“六稳”工作目标,把“稳就业”放在首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

目前在经济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大变局”的讨论尤为热烈:一方面是随着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工人招聘门槛和薪资待遇不断升高,合格产业工人供不应求,工厂普遍抱怨“用工荒”;一方面是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业释放大量门槛较低的工作岗位,年轻人有了新的就业选择。随着外卖、快递、约车等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打工者选择离开工厂,转而进入这类新兴业态下“更自由、赚钱快、门槛更低”的生活性服务行业。

为何有的青年打工者宁愿送外卖不进工厂?《经济参考报》记者带着这一问题,近期走访东部沿海多个用工大省,采访了青年就业者、用工企业、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

进工厂“收入低、不自由”

“你在外卖的路上风雨无阻,我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忧郁哀愁;你看到的是蓝天白云,我看到的是铁壁铜墙。”一位青年工人网友的留言一时间获得赞同之声,道出了不少同龄打工者的心里话,也折射出青年劳动者择业观的新变。

“收入低、不自由”是年轻人不愿意进厂的最主要的原因。记者调研了解到,每逢春节过后,在珠三角、长三角这样的制造业集聚地,都面临着不小的“用工荒”。如今,互联网行业催生的新型生活服务业,正在抢走他们的工人。

“出去买瓶水,人就不见了。”广州一家制衣厂老板吐槽“招工难”时无奈地称,厂里曾有百名工人,现在不足30人,曾因人手不够延误了货期。“现在是工人挑工作,尤其是90后心比较大,想去大城市、想去创业,三点一线的生活很难留人。”

“在2018年820万毕业生最想就业的行业里,我们看不到任何制造业工人的影子。” 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现在的年轻人成长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工厂流水线上机械式工作,束缚与压抑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限制了他们个性的发挥。

“年轻人不愿意到实体中去做,是认为实体没有前途、压力大、苦又脏,现在不少家庭小康了,也不愿孩子去工厂。”南通祥泽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凡明说,新兴的互联网公司催生了大批门槛低但收入并不低的工种——开滴滴、送外卖、送快递、做代驾,相较于“月入过万”的外卖小哥,工厂工人的生活则是枯燥无趣、加班多却收入极低。

“外卖行业最吸引我的还是时间自由、薪酬丰厚。”30岁的外卖女骑手陈大芳曾在一家中日合资的电视机制造厂里做工,从贴标工一直干到班组长,陈大芳最后离开工厂主要是为了家庭。“孩子还小,一家五口蜗居在公婆单位分的小房子里,老公是驾驶员,工作辛苦,我想多赚一点钱,换个大一点的房子。”

陈大芳说,在工厂里要“熬”上10多年才能月入过万。“干外卖,干一单、拿一单的钱,多劳多得,干得好的外卖员,月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比在工厂赚钱快得多。”

与陈大芳主动逃离工厂不同,陈海波是被迫离开。从1993年进入南京南钢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当车间工人,到2013年因受到去产能影响被清退下岗,陈海波在产业一线干了整整20年。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丢掉工作的两年里,陈海波也曾辗转求职,但最终还是选择开网约车作为全职工作。

阿里研究院曾公布过一个估算数据,中国参与零工经济的人员大约是1.1亿人,预计到2036年,这个规模将达到4亿人。2019年1月,美团发布了《2018年外卖骑手群体研究报告》,美团外卖骑手的上一份工作,最多的就是去产能行业的产业工人,占比高达31%。

快递外卖等存就业风险

“如今,外卖等服务业从业者的平均年龄在26岁到30岁,35岁以下更是占比近七成。”工信部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尹训飞说,大量年轻从业者“逃离”传统的工厂和生产线转向服务业,对保障制造业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流动性大、效率上不去,产品质量就不好,公司发展受限。”南通荣威娱乐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青告诉记者,公司这几年来业务发展迅速,用工人数高峰时已达到8000多人,即使将公司设在江苏第二人口大县如皋,也依然面临着“用工荒”难题。根据公司25年用工数据分析,最近几年,新进员工7日内流失率高达20%。

从全国来看,制造业就业人数于2013年达到峰值后逐步回落。Wind数据显示,2018年11月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数7103.6万人,同比下降11%,尤其是钢铁、建材、纺织等就业人员出现17%以上的大幅缩减。整体而言,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从2012年的30.3%下降到2017年的28%,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则从2012年36%上升到2017年的45%。

“中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横向转移’。”张卫国说,从过去二十年的低端制造业到现在的低端服务业,互联网经济给了人们一种产业结构“升级”的幻觉。但实际上,这不是真正的升级,这只是横向的产业转移,看似花样翻新,实际上是左右互搏,换汤不换药。

“快递行业从制造业‘抢人’,这个趋势并不是一天两天。”张卫国说,外卖、快递、网约车司机是比流水线上的工人更挣钱,但说到底,大家最终赚的都是辛苦钱,而技术工人的职业含金量显然比外卖小哥更高。服务业革命倒逼着制造业升级,而制造业的升级,最终又会在未来的某一时点,带动服务业发生进一步变革。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一方面,快递、外卖等服务业快递行业属于具有“伴生”性质的行业,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如果经济总体走势不好,其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没有完成前,贸然抛弃或脱离制造业,会对我国造成产业空心化等不可逆影响。

张卫国说:“过去,虚拟经济过热带来的一个客观后果,就是资源要素纷纷从制造业领域抽离,向金融、房地产等行业过度集聚。如今,当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生活性服务业,未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可能会失去源泉。而当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只是为了‘赚快钱’去做那些‘维持基本生活’的服务领域,对于人力资源也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据《2018阿里本地生活大数据》统计,在过去的2018年,外卖小哥共帮带了251万包烟,帮画画25万次,帮扔垃圾5万次,帮打游戏820次……

“中国的失业率数据是4.1%,这个数字近10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可是GDP增速从2008年至今,一直是下行趋势。”受访专家指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失业率没有增加,对短期宏观经济来说是保持稳定的好事情,但长期的角度看,稳定的就业背后,也蕴含着不稳定因素。

就业群体存“不稳定”隐患。“目前,我国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网约工群体已达数千万,但这部分人群的权益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网约工与平台之间基本上都是服务合同关系,而不是法定意义上的劳动关系。这类群体以灵活、弹性、共享等就业形式存在,“零”社保以及“悬空”的工伤保险暴露出劳动保障的缺失,也暴露出社会安全隐患。

去年5月到今年3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连续发生了三起网约车乘客被司机杀害的案件。

此外,对于天天穿梭于城市间各个角落的“骑手”,南京交警部门曾经公布过一些数据:2018年下半年,南京交警共查处外卖骑手交通违法4503起,日均查处25起;而在更早的2017年上半年,涉及外卖送餐电动车各类交通事故3242起,共造成3人死亡,2473人受伤。

结构性就业矛盾亟待破解

记者选取并分析了百度“找工作”指数从2016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间的数据发现,最近8个月间,该指数急速上升,整体同比高达234%,整体环比高达266%,说明就业形势严峻,市场存在错配。

山东是人口大省,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均过亿,就业总量压力一直在高位徘徊。记者近期在该省青岛、烟台、濰坊等地调研了解到,今年春节后,当地企业复工、员工返岗情况正常,但多数企业存在用工缺口,这当中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所长崔树义说,如今,互联网公司催生出来的服务行业,正在加剧这种矛盾。事实上,一些大的制造业工厂已经加大了自动化,用机器来代替人工,从而减少对人工的依赖。但是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公司,依然依靠庞大的、流动的劳动群体在维持着生产,他们将继续面临着人工成本不断增加的压力。

尹训飞等受访专家指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受制于当前从业者技能和素质等,就业需求和岗位需求不能快速匹配,表面上是经济增速下滑,实质则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阶段带来的就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导致的就业“阵痛期”。

“随着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对就业产生的挤出效应更加凸显,大龄、就业技能偏低的劳动者就业将更加困难。”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梅建华说,高技能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急需,而没有技术等级和专业技术职称的求职者却又供大于求。

“能不能修流水线?机器换人后,机器人坏了能不能修?”江苏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刘克勇认为,我国制造业在升级,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了,人力资源的供给却遇到瓶颈,“流水线维修人员要求对自动控制、机械装备调配都要懂,不是过去简单重复的劳动”。

受访业内人士认为,既要充分理解年轻劳动者的择业心态,又要从全国就业全局考虑,认识到我国作为一个大国,要强大必须依靠实体经济,振兴先进制造业,同时依靠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进一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就业新变局,专家从制造业企业、职业教育、社会舆论、减税降费等方面提出相关“破局”建议。

一是制造业企业须改变原有用工思维提升吸引力。张卫国认为,制造业企业要像重视技术和销路一样,重视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真正把一线工人作为企业的核心财富和竞争力。招工困难企业要以企业效益提升来进一步提高员工薪资待遇,增强员工从业稳定性。加强自身内部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健全晋升机制和激励体系,找准人才流失的“核心痛点”。

二是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缓解技能人才紧缺。专家认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既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也是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战略之举。

三是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在欧洲有人愿意当一辈子的蓝领工人。”专家建议,要改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一传统观念,需要我们从小重视劳动教育,通过建立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促进劳动观念的转变。山东华源锅炉有限公司管子车间膜式壁生产线班长齐玉祥认为,社会各界还应加大宣传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进入学校、家庭、企业。

四是进一步降低制造业成本。专家建议,尽快落实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成本,让制造业企业“轻装上阵”。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