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6月20日,国家卫健委公示第一批鼓励仿制药品目录建议清单,共34个药品,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组织专家对国内专利到期和专利即将到期尚没有提出注册申请、临床供应短缺(竞争不充分)以及企业主动申报的药品进行遴选论证,从而提出第一批清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34个药品中,囊括了多种抗癌药、传染病药物、罕见病药物,以及此前曾出现短缺的药品等。例如,伊沙匹隆、氟维司群为乳腺癌治疗药物,利匹韦林、阿巴卡韦为抗艾滋病毒药物,阿托伐醌为对抗疟药物,尼替西农则用于治疗儿童罕见病,遗传性酪氨酸血症。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出现短缺的多个药物也在清单中。例如,白血病患儿会服用的巯嘌呤,曾因价格低廉而遭遇停产。此外,还包括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廉价药甲氨蝶呤片等。
2018年12月,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提出根据临床用药需求,2019年6月底前,发布第一批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引导企业研发、注册和生产。2020年起,每年年底前发布鼓励仿制的药品目录。
资料来源:国家卫健委
2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本月第二场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药品领域改革典型经验。薛海宁说,药品领域改革涉及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涉及医药产业健康发展,涉及社会和谐稳定。
冬春季是流感的高发期,许多医院的呼吸科、儿科就诊人数呈上升态势。相关发言人表示,我国目前已进入流感活动高峰期,但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流感疫苗供需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