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产经页面 > 正文

肉果“涨声再起” 专家:无需过度担忧

肉果“涨声再起” 专家:无需过度担忧
2019-05-21 09:37:50 中国经济网

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理顺重要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供求保持平衡,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波动。目前,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预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猪肉、水果等食品价格上涨的预期比较强烈。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今年前4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其中,4月份当月CPI同比上涨2.5%,连续两个月处于“2时代”。

有关专家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减税降费力度,理顺重要领域价格形成机制,市场供求保持平衡,通胀预期有所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波动。目前,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运行态势,预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物价出现结构性上涨

今年前4个月,CPI分别上涨1.7%、1.5%、2.3%和2.5%,月度同比涨幅在温和波动中呈平稳上涨态势。其中,最近两个月来,物价同比涨幅有所提高,进入了“2时代”。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认为,今年4月份CPI同比上涨2.5%,主要因个别品种同比涨幅有所抬升所致。其中,猪肉、鲜菜、鲜果3类项目当月同比涨幅都超过了10%。

“总体来看,尽管最近两个月CPI涨幅扩大,但明显低于3%的调控目标,而且主要受上年基数、翘尾和季节性等因素影响,呈现结构性上涨特征,不具备全面上涨基础。”国家信息中心财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张前荣说。

张前荣分析说,今年前4个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2%,约拉动CPI上涨0.62个百分点,对CPI上涨的贡献率为29.7%。非食品价格上涨1.7%,约拉动CPI上涨1.4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70.3%。非食品价格对物价上涨的贡献率明显高于食品,虽然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导致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非食品价格总体保持平稳,物价不具备全面上涨基础。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