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事件
一直以来,“欠薪”问题广受社会关注,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过,随着新业态发展,出现了很多误把“讨债”当作“讨薪”的情况。
解读
索要劳务报酬应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近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解读了“欠薪”、“欠债”等概念。
根据解读,“欠薪”与工资相关,受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约束。认定“欠薪”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用人单位随意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二是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但却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资,三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劳动者工资时,低于最低工资标准。这里说到的劳动者工资包括六个组成部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而“欠债”则与劳务报酬相关,属于民事纠纷。劳务报酬,是指通过民事协议,个人独立从事设计、咨询、讲学、演出、表演、代办服务等劳务所取得的各种劳务报酬,或者承揽业务取得的报酬。这些都不属于“工资”。如果针对劳务报酬发生争议,就不是“欠薪”,而是“欠债”了。比如承揽费用争议、网约车司机与平台交易费用争议、主播与直播平台的合作费用争议等,都属于民事纠纷,由《合同法》等约束,适用民事诉讼。
所以,“讨薪”、“讨债”不应混淆。
市人力社保局提醒劳动者要有证据意识,日常保留劳动关系证明、工资条、加班补贴、考勤记录等,离职时要求用人单位出具书面证明,以便日后主张合法权益。
一旦遭遇“欠薪”,可以拨打统一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电话12333进行咨询;还可以直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工资支付”相关问题发生争议的,可以向用工所在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调解仲裁。符合条件的京津冀户籍劳动者,用工地在京津冀区域内的,如果遇到“欠薪”情况,还可以异地投诉,由劳动者本人在法定时效期内,持有效身份证件以及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的证据材料,向户籍所在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提出申请。
与互联网行业曾经的共享单车、区块链等风口相比,直播并不算最惨烈的。直播领域至今已跑出了几家上市公司,并且持续盈利,不出大问题,他们会继续活下去。但直播的故事深有借鉴性
本报西宁11月12日电(记者王梅)记者从青海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获悉:近日,青海省解决企业拖欠工资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印发《2018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细则》(以下简称《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