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但之后,在一线的同事反馈剧价下调,而且市场采购也开始减量,与此同时,行业也迎来强监管和税务查收,赵依芳意识到寒冬来了。
最明显是在横店,剧组一下锐减到十几个。当时华策也有新戏在开机,虽然没有受到大的影响,但还是出现了筹备时间延后、时长减量,在投资价格、成本等方面也做了相应调整。
2018年6月底,包括中宣部在内的五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强调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随后,优爱腾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等公司发出联合声明响应,表明演员片酬不得高于5000万。
这对华策也是一次大调整,赵依芳表示:“以前演员成本那么高,流量演员受追捧,但现在可能就要更广泛去匹配优质的好演员。”
此外,在公司内部,赵依芳也采取了职能部门精简、岗位和部门整合优化等措施来应对严冬。以往的香港国际影视展,华策会派不同的负责人发布相关类型的大剧,但今年人员数量规模都有所精简。
赵依芳已确认出席4月13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木兰论坛暨2019(第十一届)中国商界木兰年会,想了解更多赵依芳的观点,点击上图立即抢票。
主旋律
早在2018年1月,华策就成立了业内第一家大剧研发中心,主要进行主旋律作品的研发,比如《外交风云》《绝境铸剑》等,还有一些扶贫题材的献礼剧。
从十八大之后,赵依芳就对华策的内容战略进行了主动调整,基调就是要“紧扣时代和主旋律”。以往主旋律题材在华策出品中占比不过10%,到了今年,这个比例已经扩大到20%~30%。
“民企做了国企的事”,这是赵依芳经常听到的评价,“我是机关出来的嘛”。
1992年,33岁的赵依芳走出体制,从浙江东阳广电局副局长变成了一家影视公司的总经理。此后,她在体制与商业之间逐渐找到平衡点,某种程度上,也正是因为对趋势和政策的敏感,让华策几次都踩准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