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基础研究为民族医药发展“加码”

2019-02-12 11:40:28    科技日报  参与评论()人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

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源远流长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凝聚成神奇的民族医药,作为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的贵州,拥有4802种中药材品种资源,以苗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极富特色。近年来,贵州省在基础研究上不断“加码”,为民族医药的崛起注入一股“神秘”力量。

基础研究为苗医药提供理论支撑

“吾闻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西汉文献《说苑·辨物》,讲述了上古时期苗父行医时的奇特疗效,这被当作苗族医药起源的重要历史证据。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苗族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贵州是最大的聚居区,也是重要的产药区。占据天时地利,贵州如何把极具贵州特色的民族医药发扬光大?

“苗药产业崛起,与学科支撑是分不开的。”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贵州省苗医药重点实验室主任杜江说,在历史上未形成统一的苗族文字,限制了苗医理论的发展,其理论支撑相对薄弱,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苗医理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仍需要不断充实。

作为贵州省科技厅2014年开始布局实施的8项重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之一,贵阳中医学院副校长崔瑾主持的“苗医药基本理论的深化、拓展及应用研究”项目正是瞄准了这一问题,把苗医药的历史背景、文化土壤、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等进行系统性完善,进一步加深该领域的基础研究。

截至目前,项目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培养研究生47名,还出版了民族医药专著4部。研究成果“苗药紫金牛、铁扫帚基于多基因水平对COPD气道重构干预的机制研究”获得2017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著作《苗医绝技秘法传真》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优秀学术专著一等奖。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