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猪”事不顺的雏鹰农牧董事长发声:资金链有所好转(2)

2019-02-02 14:09:4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1月31日,《新京报》报道称,包括三门峡市在内的河南多地均有发生雏鹰农牧饿死生猪事件。

不过,到底雏鹰农牧有多少生猪被饿死?到目前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

从媒体报道来看,被饿死的生猪多为与雏鹰农牧有合作的养殖户饲养的生猪。

近年来,雏鹰农牧正在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雏鹰3.0模式,并发展了大量养殖户。

所谓雏鹰3.0模式,简而言之,是指雏鹰农牧各地的分公司先行垫付农户养殖生猪的仔猪、饲料,并提供培训和技术指导;合作社负责对猪舍等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农户负责养殖。猪养大了,农户直接卖给雏鹰农牧,扣除前期垫付的费用,剩余部分归农户所有,这部分被称为代养费。

不过,农户只能喂来自雏鹰农牧的饲料。由于雏鹰农牧拥有饲料生产业务,一般情况下,其提供给农户饲料并不成问题。但随着雏鹰农牧去年以来资金链恶化,没钱买粮生产猪饲料,饲料难以及时向养殖户供应,导致生猪被饿死。

《新京报》报道还称,早在2018年4月,就有养殖户隐约感觉到雏鹰农牧出现问题,“一是当时的饲料,从以前的足量供应变为计划供应,供应量减少。二是代养费的支付不断拖延。”

猪价下滑致雪上加霜

2018年以来,国内猪价的波动,也让雏鹰农牧的问题加剧。2018年雏鹰农牧预亏29亿元~33亿元。这背后,除提计了超8亿元的资产和商誉减值外,大部分要归咎于猪价下滑。

有养殖户对媒体回忆称:“印象中,雏鹰农牧的猪饲料供应不足,是从2018年10月开始加剧的。”

2018年8月,国内多地出现非洲猪瘟疫情。受疫区封锁、禁运等因素影响,2018年国内生猪养殖行业业绩普遍出现大幅下滑。

行业龙头温氏股份,预计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39.5亿元-42亿元,同比下滑37.79%-41.49%;牧原股份预计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5亿元-5.5亿元,同比下滑78.86%-76.75%;2018年前三季度,正邦科技净利润下滑91.38%。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