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更大的转变发生在2017年。金鹰基金原股东美的、东亚联丰投资管理公司将股权转让给民营企业东旭集团,在此基础上东旭集团对金鹰基金增资2.6亿元,以3.377亿的总出资额和66.19%的持股比例成为金鹰基金绝对控股股东,金鹰基金原大股东广州证券保持1.23亿出资额不变,但出资比例从原来的49%降为24.01%,并退居第二大股东;广州药业持股比例从此前的20%降为9.8%。
从前述资料可以看出,刘岩来自原大股东广州证券。股权变更之际,虽然不敢肯定人事变动与大股东的变动有直接联系,不过,人事变动与股权变动保持了较为一致的同步,也不得不令人关注。
或许也正是因为股权变动较为频繁,金鹰基金的高管变动一直很频繁。资料显示,2002年公司成立起,第一任总经理由参与公司筹建的林金腾担任;2005年,来自彼时公司大股东广州证券的詹松茂接任总经理职务;2010年,殷克胜履职成为总经理,直到2014年刘岩上任。查询金鹰基金网站则可以发现,其副总经理的变动更为“勤快”,仅2014年3月份以来,就有4位副总经理离任,其中有三位均是因“个人原因”。
业绩不佳 规模增长缓慢
人事频繁变动,或许也与公司管理规模的增长缓慢有较为密切关系。WIND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直至10年后的2012年末,金鹰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才破百亿,2013年至2014年末又降至百亿以下,2015年至2018年末,金鹰基金管理规模分别为111亿元、250亿元、448亿元和601亿元。最近4年,货币基金规模的扩大为金鹰基金贡献了不少规模。2018年,金鹰基金旗下货币基金307亿元,占公司管理规模的比例过半。短债基金也为金鹰基金贡献了不少规模。旗下最大的中短债基金资产规模达到88亿元。但相较而言,这一发展速度比同年成立的多家基金公司仍然较为缓慢。
此外,从业绩表现来看,金鹰基金旗下现有45只基金,以A类份额计算,截至2018年12月31日,自成立以来累计回报最高的是2003年成立的金鹰成份股优选和金鹰中小盘精选,两只基金均为偏股方向上的基金,累计回报分别为210.01%和289.20%,但年化收益率分别只有5.35%和6.7%,在业内属于低水平。旗下只有一只基金自成立以来年化回报在10%以上,即金鹰红利价值,自2008年成立以来年化回报11.26%。其余基金年化回报均在10%以下,这样的业绩难以叫人满意。
——访长信基金养老FOF投资部总监邓虎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杨刚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工具,养老目标基金备受各界关注。继第二批养老目标基金获批之后,新一轮的养老目标基金答辩也陆续展开
上证报讯 东方财富Choice资讯统计数据显示,过去20个交易日,壳资源、债转股、ST概念等概念指数涨幅超过20%,恒立实业、*ST德奥、*ST工新等众多概念股受到游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