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背后逻辑是什么?

2018-12-27 09:23:56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一则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的消息,让不少证券从业人员的平安夜不再平静,朋友圈被刷屏不说,就连许多广州证券员工也颇感意外。记者下面想从并购双方及背后利益方,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来分析该并购案例的背后逻辑,以及各方可能的出发点。

首先来看中信证券,该公司的业务扩张——尤其是网点或业务布局的扩张,就是通过不断的并购来进行的。成功的案例有,收购山东的万通证券、浙江的金通证券和法国的里昂证券,将其变更为中信万通、中信金通和中信里昂,前两者现在直接变更成了中信证券(山东)和中信证券(浙江)。不成功的案例有早期对广发证券的收购计划,以及2008年对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出手。

从中信证券这些成功和不成功的并购案例不难看出,中信证券是一家非常有自知之明的公司,它深知自己的短板,所以寻找的标的就是想补齐自己的短板。对万通证券和金通证券的并购,让中信证券稳稳地抢占到了山东和浙江两省的市场份额。对里昂证券的收购,那是中信证券在收购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失败后,寻找的替代目标,意图也非常明显,就是要出海。

对广发证券的收购,尽管以失败告终,却向市场表露了中信证券想抢占广东市场的决心。而此次将目光锁定广州证券——这家广州市越秀区政府旗下的券商,毫无疑问展示给市场的依然是中信证券要抢占经济强省——广东市场的决心。

广州证券与广发证券同处一城,一直将后者视为重要的竞争对手,但这两年风头甚至还不如同城的另一家证券公司万联证券。

应该说,广州证券这些年还是很努力的,从公开招聘总裁、内部实行市场化考核,到多次充实资本金,再到大力发展投顾业务、研究咨询业务、资管业务、债券承销业务和新三板业务,甚至2014年还斥巨资收购天源证券,意图弯道超车。但由于各种原因,无论规模还是品牌,一直没有大起来更没强起来。在今年低迷的市场行情下,广州证券业绩更是举步维艰,今年前11个月亏损了1.19亿元。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