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铜铟镓硒降价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近500亿元巨资角逐薄膜太阳能市场

2018-12-11 11:45:16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本报记者 于 南

随着近些年来太阳能应用细分技术路线——铜铟镓硒(CIGS)的逐步兴起,各界愈发关注其成长,以判断市场前景。

而尽管目前铜铟镓硒组件的生产成本高于单多晶组件,专业人士仍然有信心凭借其低衰减,以及由柔性化、弱光性导致的在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与汽车、快递车、低速电动车结合等方面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逐步扩大铜铟镓硒的市场份额。

日前,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公司光伏事业技术总监、德国Avancis公司首席战略官(CSO)陈颉博士亦曾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规模化、技术提升效率、材料的利用等,铜铟镓硒的降本空间非常大,未来四年,预计铜铟镓硒光伏组件价格有望压缩至2.2元/瓦的目标。”

规模化支撑

转换率、良率双提升

目前,包括上述中建材在内,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相继入局的市场主体,各自对铜铟镓硒组件均设定了较为清晰的降本目标及路径。

而相比此前,如今一些支撑铜铟镓硒降本的要素也正渐趋成熟。据《证券日报》记者独家了解,在国内,一家以溅射法生产铜铟镓硒组件(柔性组件及刚性组件)的企业,目前已将生产良率提升为94%,平均量产光电转换效率提升至17.5%。

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国内铜铟镓硒产能的规模化扩张,据不完全统计,除汉能以外,2015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原神华集团)、中建材等大型国有企业及锦江集团等大型民营企业,先后为布局薄膜太阳能市场投入资金超过了470亿元。

在产能扩张以及技术提升的支撑下,上述以溅射法生产铜铟镓硒组件的企业,内部提出了提升光电转换效率至21.5%,提升生产良率至98%的目标,除此外,其相关技术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CIGS研发技术提升,转换效率提高,生产良率提高,回收技术的充分利用,未来铜铟镓硒组件生产的铟用量也将大幅下降。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