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此外,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保障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司法政策,为各级法院提供司法准绳,避免出现“类案不同判”,提升司法权威和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将全面梳理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中对民营经济保护不平等的规范,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废止。该项工作已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规划,已经启动。
加大甄别纠正涉产权案件力度
记者:社会各界十分关注人民法院依法甄别纠正涉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案件,在这方面进展如何?下一步有何打算?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成立“涉产权错案冤案甄别纠正工作小组”,并下发关于依法甄别和纠正涉产权错案冤案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全面展开涉产权冤错案件甄别纠正工作。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布对张文中案、顾雏军案及江苏牧羊集团案等三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涉产权案件启动再审。目前,张文中案已经审结,顾雏军案和江苏牧羊集团案正在加快审理中。上述三案的启动再审,及时向社会传递了党中央依法保护产权的政策导向,有助于增强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感以及干事创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
在最高人民法院指导下,各地法院均加大了涉民营企业家错案冤案甄别纠正工作力度,也有很多人民法院经过甄别纠正后宣告当事人无罪的案例。同时,我们加大新闻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积极宣传党中央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精神,努力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要从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高度,以保护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妥善处理好历史形成的涉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案件。
各级法院将广泛排查案件线索,除了刑事审判领域,还将加大在行政审判、民事审判以及执行领域的确有错误案件甄别纠正力度。对于已经纠正的冤错案件,我们将做好相应的国家赔偿和其他善后工作。对于依照法律政策规定不属于纠正范围的案件,也要向当事人说清楚、讲明白。
同时,最高人民法院将进一步细化司法政策和规范。划清罪与非罪界线,细化定罪量刑标准,指引各级法院审判人员准确掌握法律精神、适用法律规定。尽快发布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第二批典型案例,继续向社会释放积极信号,为各级法院审理有关案件提供指引和参考。
日前,民营企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为民营企业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我国,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多互为主体。工信部是推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围绕座谈会相关内容,工信部部长苗圩4日接受了记者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