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本报记者 赵彬彬 桂小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IT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到大,如今在全球已举足轻重。40年来,浪潮见证了中国IT产业的艰难坎坷、起起伏伏,正奔向民族IT产业的荣光和梦想。
近日,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回忆说,“我1983年工作第一年月薪是45元,第二年转正后是54元,而当时一台国外电脑的价格是5万元。”
按这个价差计算,购买一台电脑的价格和当时的工资对比是1:925,也就是说,当时要想买台电脑,按转正后的工资,孙丕恕得攒上925个月,相当于77年。
然而,信息时代已初显端倪,PC机的需求量是显而易见的,1983年,刚参加工作的孙丕恕被分到一个科技攻关小组,主要任务就是参与中国第一代PC机的研发。
没想到的是,这拉开了浪潮在中国信息潮头屹立40年的序幕。从PC机领头羊到服务器行业的头雁,浪潮近40年的发展史,也是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
起步
1984年是中国社会和经济生活的拐点。这一年,国务院明确指出电子工业的发展要转移到以计算机和通信装备为主体的轨道上来;也是在这一年,邓小平在上海说出了那句影响深远的话:“计算机普及要从娃娃抓起。”
然而在当时,计算机是属于IBM、苹果们的,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市场的未来在中国,”估计是要被耻笑的。然而,孙丕恕认为,信息的未来在中国。
“那时我每天都在弄电路图,怎么设计,怎么来做,不停在想。”孙丕恕对记者表示,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度过。几个月之后,浪潮0520A微机在济南诞生,产品投放市场后,被多家科研院所采购,第一年销量50台,到1983年底,浪潮实现产值248万元,利润8万元,扭亏为盈。
近日,在Inspur World 2018(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期间,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在接受第一财经等记者采访时表示,浪潮要转型成“云+数”新型互联网企业,成为平台+生态型的企业
9月9日,在人民日报社和招商局集团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新产业峰会上,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中国原有的“基础设施+房地产”经济增长模式在减弱,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