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

2018-10-24 09:41:15    新民网  参与评论()人

当下做自媒体,怎样最赚钱?炮制10万+吸粉后卖广告、卖产品还是写软文,或者线下办活动?错,这些来钱都太慢了!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监管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很多自知成不了大V的自媒体在不确定何时会被关掉的“鞭策”下,纷纷干起了敲诈勒索企业的营生——他们如同网络黑社会,不仅定期收“保护费”,还隔三差五“组团”精准打击某家企业,甚至和正规记者或公关公司里应外合,尽量在短期内尽可能地榨取企业的媒体投放费。

这样的方法,让不少自媒体人打着为粉丝维权的旗号,在扮演某一领域“王海”“方舟子”的同时,收入也高得令人咋舌。而更让人气愤的是,这种违法成本太低,让他们更加有恃无恐。

  谁在被勒索?

在今年9月底,北戴河阿卡小镇聚集了全国100多家房地产自媒体人,他们不仅像当年黄宏宋丹丹小品中提到的“洗海澡,晒太阳;吃螃蟹,住楼房”,还扬帆出海、参观牧场、沙滩足球、在丛林中进行真人CS大作战……当然,少不了丰盛的晚宴,其间还穿插着歌舞及魔术表演,以及雨露均沾的抽奖环节。

据悉,这场名为“中国房地产新媒体品牌峰会暨地产自媒联盟5周年老友记”的活动费用由一家在深交所上市的河北房企买单。虽然这些自媒体人都没有记者证,但这个自称拥有600万粉丝的联盟在中国地产界有不可小觑的能量。而对于赞助商而言,至少短时间内,这100多家自媒体不会写他家的负面报道了。

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

可以说,这家房企通过赞助活动交了一笔不小的“保护费”。而在自媒体界,房地产是最容易进行敲诈的行业之一。因为房地产项目的货值高,营销费用也比一般企业充足,所以民营房企就成了自媒体人眼中的“肥肉”。

为什么只是民营房企?在房企工作的几位媒体负责人对《新民周刊》表示,国企有政府撑腰,谁去写负面报道自然风险不小。正常的新闻报道,包括利益各方的采访及观点呈现,而现在自媒体的负面,一般只有一方观点,以点带面,依托于移动互联网,披上负面的外衣,传播速度极快,民企尤其是已上市或拟上市的民营房企,对于这样的负面报道是脆弱的,所以哪里有负面就要去哪里灭火。如此循环下,近年来大家对于自媒体的投放有大半因素是出于“交保护费”,花钱消灾就是最快的处理方式。

以房地产为例,目前上海几个自媒体大号的创办人由前媒体人及业内人士组成,还有几个由原先的电视栏目转型而来。他们熟悉市场和购房者,了解楼盘运营流程及敏感点,也因此一度成为企业连接准客户的有效传播渠道。而随着市场的变化,这些曾经帮助项目找寻客户的自媒体渐渐撕去了友善的伪装。

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愿意花钱删稿,是否就说明这家企业的确有问题呢?也不尽然。在房企负责品牌工作的仇先生给《新民周刊》举了一些例子。

在某家上市房企公布财报之后,自媒体可以盯着里面的数字大做文章。“高负债”是媒体经常报道房企的一个字眼,其实房地产的预售即销售收入也算作负债,只有等拿到竣工证后才能转为收入,因此报表显示负债水平相对较高。房企预售越多,负债越高,反映在财务报表中负债水平相对较高。实际上这类预收款是无息的,无需现金偿还,且最终一定会转为销售收入。当全国自媒体都在盯着碧桂园2017年度总负债9330.57亿元这个数字时,却很少有报道指出其有息负债仅为2148亿元。不专业的报道铺天盖地,企业自白无人问津。

除了对财报上的数字进行“危言耸听”的解读,房企正常的人事变动也在自媒体的表述中成了“高层地震”“管理层换血”等。这就让房企很被动,传统媒体报道时还会向企业核实情况,但自媒体几乎就是“闭门造车”——不采访,直接材料整合,再加上道听途说的内容,配上一些不明来源的微信截图,一篇所谓的“独家”爆款就此产生!“现在很多自媒体财经报道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演绎,根本不是新闻,更多是添油加醋的八卦,细节都经不起推敲。”仇先生感慨,“但读者就是喜欢这类文章,给了自媒体妄加揣测和评论的底气。”

举例来说,上海某地块集中了几个新楼盘前后脚取证开盘,某自媒体号找到其中一家开发商明说,其他几家已经投了我,如果我们不合作,在后期的区位竞品对比中,有些话我就不得不说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你不投我,我就写你不好。最后这家开发商只得也投了这家自媒体。

如此手段,在另一家由业内人士转行开办的公众号“XX上海”上无不用尽其极。这个自媒体有大号和小号做配合,小号写负面,大号收钱发广告,一边如此赚钱,一边还四处吹嘘自己的效果如何之好。在取证、开盘等关键节点前,他们会直接找到项目负责人质问合作可能,没有得到投放的回复,第二天就推送负面,并且在文章最后提醒楼盘关注者扫二维码入群。从楼盘信息、到购房注意事项,这些自媒体号瞄准购房者最感兴趣的信息,通过微信、搜索等入口网络了大批购房者及某楼盘的意向客户,这成为了他们可以如此有底气去和开发商谈价钱?经过半年的运营,他们手里的购房者群可以到上百个,每篇文章出来,群里一放,消息会迅速传播开来,除了快速散布不合作楼盘的负面信息,他们还会将合作项目的信息投放到这些群里,去稀释、溶解这些客户。

然后,这些自媒体转手威胁相关地块的开发商,表示我手头已有成百上千个有意向的客户,如果我写一篇黑稿砸群,你看着办吧……这一方法屡试不爽,开发商大多会以合作方式投放。毕竟任何项目只要找,总能找出不足(户型、电厂距离、风向、对口学区、交通等),而把某个不足无限放大,就可能是一场灾难。前一阵子,“XX上海”就以这个手法拉上其他一个号在上海普陀区某个楼盘拿到了30万“封口费”。“据说这家自媒体现在已经年收入上千万了,运营方也从一个人扩张到五六个人的小团队。”他们的头条文章开价也从最初的几千到现在的10万,并且价格还每月调整,调价前签订的合同一律按调价后执行,态度极其嚣张。几家开放商提到这家自媒体号都表示“几乎这两年在上海有开盘的房企,都受到过这家的威胁。”

为什么房企要受一家自媒体的气,而不是选择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呢?房企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一方面是自媒体敲诈手法很隐蔽,取证很难;另一方面,如果你不就范,对方的黑稿影响力很大,哪怕是失实文章,正常程序申诉也要5个工作日以上天,而这早就过了黄金传播的48小时。

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主任陆雷对记者表示,虽然查实文章是谣言诽谤就能删稿,但由于平台的属地管理原则,如果一篇文章全国好多平台都有,删稿需要中央网信办去协调各地网信办,也要几天时间。这也间接验证了房企工作人员的说法。

而且,如果自媒体文章只是有一定的倾向性(如不建议大家买这一楼盘),而不是纯粹的造谣诽谤,删稿就不可能了。但这样的文章对于某个楼盘的杀伤力是巨大的,尤其在楼市不景气的时候。

仇先生透露,北京有个自媒体“XX大哥”,写负面报道更加专业。2016年,“XX大哥”连写了三篇旭辉的负面文章,让后者痛不欲生,导致旭辉高层不得不去北京公关。而在今年8月,“XX大哥”又推出一篇《棉衣和子弹——旭辉融资术》,又把旭辉捧上了天。“这样太没节操了,一张嘴巴两张皮,同一件事随他怎么说了。”仇先生说。

除了房企,餐饮企业也容易被勒索,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很容易吸引眼球。例如,上海有很多吃喝玩乐的号,个别自媒体号也喜欢通过写负面新闻来收“封口费”,因为这样比正面推广来钱快多了。但这一套路在2017年大白于天下——去年8月1日,“上海好白相”微信公众号发文,有网友称其和朋友在上海吴江路的“喜来稀肉”聚餐,在烤肉里吃出了疑似寄生虫的东西。

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

地产自媒体敲诈勒索触目惊心:有公众号年入千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