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药品价格走势揭秘 背后系多重因素不可逆?

2018-09-10 09:30:00    经济观察网  参与评论()人

药品价格走势揭秘 背后系多重因素不可逆?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韩静 近期,多家药企公布了其核心产品提价的消息。这些中成药的涨价与与近期抗癌药品的降价形势形成鲜明对比,引发各界关注。业内专家认为,原材料、人工等多项费用的不断增加,行业监管升级等因素推高了中成药的价格,此外营销和研发新产品也是其涨价的诱因之一。

而记者发现,企业们在抵消成本、提升利润率的诉求下,部分药品涨价或将持续。

如果了解了近年来这些药价的走势就会发现,或许就不会为这轮涨价感到意外。

价格一路飙升

上个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和采购价格调整的通知》,下调了14种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的支付标准和采购价,要求9月底前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都要按照调整后的新价格公开挂网采购。8月以来,已有安徽、山西、宁夏、新疆、山东、湖北、江西、四川、广东9省份发布开展国家谈判药品降价的通知。近日,天津、海南、重庆、河南等各省陆续发布进口药、抗癌药等部分药品挂网价下调的通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底,共有14个省份掀起了药品降价潮,涉及上千个药品。

但是从一些中成药药企披露的数据看,不少药企正继续对核心产品进行提价。

近年来,片仔癀国内外价格齐涨,复方片仔癀软膏(10g装)的售价从此前的40多元涨到如今的59.8元。在2008年未提价前,片仔癀内销价格为180元/粒,2017年又由500元/粒涨到现在的530元/粒,出口价格由16.5美元/粒涨到48美元/粒;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0g装)涨价18%;药店中的云南白药产品均有不同幅度的涨价,据北京市朝阳区国大药房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云南白药创可贴(1.5cm×2.3cm×20片)由原来的4.9元涨到了8.1元,涨幅近40%。从云南白药门户网站了解到,云南白药气雾剂(气雾剂85g+保险液60g)的价格也从2个月前的49.5元涨到了65.7元;有A股提价王之称的东阿阿胶,从2009年至今,已经11次提高阿胶出厂价,最高涨幅是在2011年1月,幅度高达60%;今年,昆明中药厂生产的天麻祛风补片、六味地黄丸、桑菊银翘散零售价格在昆明市场翻了一倍。

今年2月28日,兰州佛慈制药发布公告称,根据药品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决定自2018年3月1日起,对浓缩丸、大蜜丸、水丸、口服液、胶剂、颗粒剂、片剂等多种剂型的100多个产品进行全线提价。上述产品出厂价平均上调17.6%,零售价也将做相应调整。

据业内人士评论,兰州佛慈制药在公告中提到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情况,是不少中成药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中药材涨价、国家药监局严监管下的中药材提质、包装费、人力成本上涨等是调价背后生产成本上的原因。

一边是企业提价,一边是消费者不满药品不断提价带来的医疗费用的增高。一些患者甚至发出:提价的因素不可逆?

为什么一些本来可以平价、技术含量已经偏低的药品还可以实现高价。

  不得不涨价

在上一轮提价周期中,片仔癀共七次上调片仔癀价格,其后于2014年初又上调过一次出口价格。截至本次提价,片仔癀十年里共提价11次。

作为一家位于福建漳州的老字号,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包括片仔癀、片仔癀胶囊、复方片仔癀软膏、复方片仔癀含片等系列产品。传自明朝宫廷秘方的片仔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是国家一级中药保护品种。

兴于斯也困于斯,片仔癀常年面临着原材料供不应求的困境。因为其原料主要由麝香、牛黄、蛇胆和田七等名贵中药材制成,而关键原料的麝香,是杀麝后取得,因为产量少,麝香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2003年为了保护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麝,国家有关部门开始严格限定天然麝香的使用,采用国家审批和分配的方式。2005年又对生产、销售含天然麝香的中成药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仅准许片仔癀等少数中药品种继续使用天然麝香。

珍贵原料的稀缺掣肘了产品产能的扩大。片仔癀2003年发布的招股书显示,2000年到2002年片仔癀的产量在190万粒左右,上市募集资金投入后年产量提升了50万粒。片仔癀披露,截至去年底公司存货中医药原材料账面余额为7.29亿元,同比增长0.3亿元,2014年为7.5亿元,其中片仔癀原料占较大比重。公司也坦言,从长期看,麝香、牛黄及蛇胆的价格呈上涨趋势,未来将对片仔癀及系列产品成本产生上涨压力。

原料的稀缺决定了片仔癀无法实现大量生产,也决定了不可能通过扩大销量来实现更高的盈利,提价成为保证利润增长的主要途径,片仔癀因此也被称认为是靠涨价撑业绩。

同样以麝香味原材料之一的马应龙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2017年2月,马应龙就对旗下产品进行调价。公告称,为积极应对原辅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压力,加快工艺技术革新和智能制造升级,加速药物新品研发,加强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和大健康产品延伸开发,自公告之日起上调公司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供货价格,上调幅度为18%。

今年6月,商务部发布《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称,2017年,我国有包括220个品种的中药材进行了涨价,这220个品种的平均涨幅为24%。

此外,随着人工成本、环保成本提升,以及两票制改革之后税务成本上升,企业的运营成本也不断上涨,涨价成为不得之举。

涨价趋势或继续

多个企业财报中显示,涨价,似乎可以抵消价高销量降低的影响,但却是拉动企业利润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2018年半年度报告中显示,仔癀的厦门片仔癀宏仁医药公司等子公司营收幅度增长较大,为公司规模效益快速增长起到了支撑作用。厦门宏仁(合并)实现营收10.24亿元,比增37.45%,贡献了规模效益。其他主要子公司均增幅明显:化妆品公司营业收入 13,440 万元,比增50%,利润总额1,650 万元,比增22.31%; 医药公司营业收入 23,338万元,比增45.73%,利润总额466万元,比增 65.84%。

实际上,片仔癀数次调价之后,2015年、2016年、2017年的营业收入仍然分别实现了29.7%、22.45%、61.42%的增幅,价量齐升的局面让这些名贵中成药涨价的底气十足。

马应龙发布的财报显示,2018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 亿元,同比增长 37.10%;实现净利润1.03 亿元,同比减少41.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84 亿元,同比增长14.59%。

治疗痔疮的中成药品种较多,品牌药也不少。2016年上半年,前三品牌的市场份额均在10%以上,其中首位品牌的市场份额为17.21%,市场竞争激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还是保持着痔疮用药“一哥”的位置。

云南白药在发布的财报中指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7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9.60亿元净增10.14亿元,增幅为8.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5.65亿元净增0.68亿元,增幅为4.35%。

不难发现,这些敢于涨价的药品均佩戴知名品牌标签,且产品具备“双高”特点,即品牌知名度高、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而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势必又倒逼企业生产优质的药品,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业内人士称,涨价虽然可能会影响产品的总销量,但单价上涨完全可以弥补销量的损失,厂家最终赢利的事实不曾改变,而未来,这种涨价趋势还将持续。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