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机器人产业现状:多家上市公司玩不转只好“移情别恋”

2018-08-31 09:25:4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据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2017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为近70亿美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87.4亿美元。自2013年以来,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9.7%,成为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去年我国首次突破10万台,超过13万台,同比增长68.1%。今年1至6月,工业机器人累计生产近7.4万台,同比增长23.9%。

以雷柏科技从事的机器人系统集成为例,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人本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商业化、大规模普及的关键。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本体较低,但其市场规模要远远大于本体市场,因此,被誉为机器人产业链最赚钱的系统集成市场得到不少企业的青睐。根据行业调研组织MIR收录的610家系统集成商的数据,其机器人销售业绩,能够占到整体中国机器人行业的70%以上。

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罗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指出,做集成、做服务实质上就是对传统产业化的改造。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转型升级还需要30年,但是目前一些从事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厂商仍面临一些困难。

“这个方向是可以的,没玩好,我觉得还是缺乏核心技术。整个企业生产链条上的改造是复杂的、系统性的,也需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另外,这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比如西门子等厂商也在做这些事情。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做机器人系统集成,优势并不明显。”罗军说道。

此外,系统集成企业的工作模式是非标准化的,从销售人员拿订单到项目工程师根据订单要求进行方案设计,再到安装调试人员到客户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最后交给客户使用,不同行业的项目都会有其特殊性,很难完全复制。如果专注于某个领域,可以获得较高的行业壁垒,但这个壁垒也使系统集成企业很难跨行业去扩张,其规模也很难上去。再加上由于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业务大多是非标准的,可复制性较低,并且由于资金、人才等限制,很难同时进行多个项目,这也导致系统集成企业很难做大。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