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网约车暗访体验:神州专车司机说自己是边开边考“证”

2018-08-30 17:54:57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此外,在乘坐体验上,每个平台均有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玩手机、发信息,安全驾驶习惯普遍不佳;司机多数未主动提醒乘客系安全带或者下车时提醒乘客检查有无遗漏物品。

——预达时间有偏差

体验中感受较差的还有一项是系统算法给出的预计到达时间与实际到达时间相差较大。特别是首汽约车,体验的12条路线中仅有3名司机是在约定时间内到达,还有2名司机偏差时间5分钟以上。

暗访中,首汽约车的部分司机接单后不主动联系乘客,体验时询问司机得知,部分首汽驾驶员同时安装两个网约车软件进行接单,导致顾此失彼。

安全乱象谁来担责?

在业内人士看来,网约车的问题不少,和背后的相关企业审查不严、监管缺失等直接相关。

平台方绝不仅仅是一个撮合交易的角色。“一些平台方甚至认为,如果加强对司机的管控,可能会导致平台上供给减少,反之则要将安全的风险转嫁给用户。”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杨建华表示,在网约车模式之下,对司机的管控不能局限于软件层面及准入政策上。

“互联网经营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平台对用户应务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法律专家邱保昌认为,网约车企业作为平台搭建者、三方协议制定者、运营规则提出者、司机佣金抽成者,决定了企业有义务保障消费者安全,因为从本质上说,消费者与平台是一种法律契约关系,相关权责事项得按照契约自由、契约安全、契约保障的原则来办。

事实上,2013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对网络交易平台的责任,第44条第2款规定:“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