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有人士表示,此次没有出现“抢首发”的现象,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各大基金公司基金销售节奏不一样;二是目前市场较为低迷,销售养老目标基金并不容易;三是投资者对养老目标基金认知度不高;四是不少基金公司需要进行IT改造、上线FOF系统,还有和银行渠道系统对接等工作,对发行进度也有影响。
多数公司表示,“我们还是很愿意尽快进入发行,但并不追求首发规模,预期也不高,重要的是把业绩做好。”
将给“沉底A股”带来什么?
据证券日报,为市场注入稳定的增量资金,这一点是业界共识。但这一增量是有限的,尤其是短期来看,其对市场的意义更在于提振信心,真正的意义在于养老金融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问题日趋紧迫,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其与金融市场的多角度对接,或将引导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风险偏好低的增量资金,通过养老目标基金等更多创新金融形式源源不断地进入市场,从而对市场形成稳定持续的资金供给。
在此支持下,又将产生两个效应。其一是形成辐射效应,带动更多理性资金流入市场,改善市场资金供给格局和市场投资者结构。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也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其二是形成对价值投资理念的引导。低风险偏好公募基金阵营的扩大,不仅稳定了市场,还有益于改善市场预期,开启长期的价值投资之路。从现实来看,这将改善当前市场的投资氛围,对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养老目标基金的出炉,还可以视作投资者教育进程的持续。从投资运营目标与之相似的社保基金来看,2017年,全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运营收益率达到9.68%。自2000年8月份成立以来,其间虽有失利,总体运行平稳,成立以来的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44%,累计投资收益额突破1万亿元。尤其在P2P频繁暴雷的背景下,养老目标基金的面市,对市场上整装待发正无处安放的资金及其决策者而言,无疑是具有相当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
诚然,市场投资理念的树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资者教育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交易所、媒体等不同层面的各种形式宣传,也包括养老目标基金这样金融产品的创新,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丰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爬滚打,不断用事实说话,形成整体氛围,才能发挥真正作用。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在多空胶着的2700点之上,养老目标基金即将发售,也引发了市场对当前股指是否已经处于底部的更多猜想……
养老目标基金经理们怕什么? 养老运作如何能不忘初心、保持初衷,是对社会、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共同考验。 黄慧玲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批14只养老目标基金或延迟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