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江西靖安璪都镇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新路“风景”变“产业”

2018-08-07 17:36:15    江西日报  参与评论()人

在靖安县璪都镇,如今正掀起一股返乡热潮,该镇越来越多在外创业农民回到家乡,与青山绿水为伴。一家家企业、一个个田园综合体、民宿村、旅游村应运而生,村民们靠着家门口的风景鼓起了腰包。

而这股热潮背后折射出的正是璪都镇绿色发展的足迹。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作为山区乡镇的璪都镇,深刻认识到守住绿水青山才能捧出金山银山的重要性。镇党委书记范长春说:“乱砍滥伐只会断了子孙后代的活路。守住青山绿水,把环境打造好,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璪都镇兴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才会有新引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在璪都镇得到了生动印证。为了守护一方绿水青山,近年来,璪都镇在生态红线范围内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实行环境保护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杜绝“两高一低”项目落户,实施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生态质量提升工程,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8.1%,实现了“污染不入镇”“污水不入河”“黄土不见天”。

对于头脑灵活的璪都人来说,绿水青山并不能死守,而是活用。一条生态公路在山间蜿蜒,古树辉映,而路的尽头便是港背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童涛军说,经过整治后的港背村脱胎换骨,绿水逶迤,青山相向,古树参天,全村森林覆盖率逾93%,变成了“桃花源”,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该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兴办了集居家养老、民宿接待、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搞起了养蜂产业,养殖了棘胸蛙,种植了油茶,新建了100KW的光伏发电项目。村民陈爱平高兴地说:“有了这些项目,让我摘掉了贫困帽。去年,我家五口人,人均纯收入过了5000元。”去年,港背村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

守住绿水青山,捧出金山银山。今年,在深圳创业有成的港背村农民黄树根,投资1.1亿元,在港背村兴建一个集特色农业、多元功能和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记者在这个田园综合体的莲花育苗基地看到,莲花苗已长出土。驻港背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王叔勤介绍,这个集生态度假、森林游乐、自然教育、农耕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竣工后,将带动港背村和附近的三四个村的农民致富。

港背村的美丽逆袭只是缩影。7月25日,记者走进盛夏的云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但见避暑消夏纳凉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游人们端详夏日荷花的别样韵致,走进“农家菜园”采摘农家菜,体味原汁原味原生态生活;走进“土鸡家园”,享用美味佳肴;走进森林回归自然,尽情享受着山区夏日的清爽与宁静。这家公司是由在广州从事服装生意的璪都镇朱坪村农民潘叶香投资500万元兴建的。潘叶香告诉记者,公司去年开业以来,成立了合作社,直接吸纳1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间接带动了5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接下来还准备发展农耕体验游,将人气和环境转换成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连日来,范长春三天两头都在陪同客商到乡村考察。他说,目前,有20多批次客商和本镇在外创业的农民前来洽谈投资。人人都是“动力源”。璪都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把“风景”变成“产业”、把“美丽”转化成“生产力”,璪都人开辟了“美丽经济”发展新路。去年,该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2667元,财政收入达4120万元。今年以来,一批外地客商和本镇农民回乡创业的项目正在兴建,其中总投资3.6亿元的江西保灵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总投资3亿元的国窑赣酒有限公司已开工建设……

当美丽山水与绿色经济的理念激情碰撞,如今的璪都镇正迎来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振兴乡村之路越走越宽广。

关键词: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