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他分析,业内之所以将2016年作为知识付费的元年,其实是指,区别于以往的免费获取,一种主要基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售卖知识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在这一年开始发力。
两年内,知识付费出现了社区问答、直播、课程付费、内容付费等形式,也覆盖了幼教、口才培训、情商、财经、国学等领域。
2018年,知识付费仍是业内人士推崇的有前景的行业和模式。2017年底,知识付费用户即接近5000万,有知识付费意愿的用户暴涨了3倍之多。
刘正山说,关于知识付费产业的规模,尽管目前并无权威的数据,但大体可以做个估计:假设移动支付用户(目前总用户数约8.9亿)的1%参与知识付费,人均每天付费1元,就有约32亿元的营收。他认为,有研究报告称,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产业规模约49亿元,应该是相对保守的估计。
巨大利益诱惑致泥沙俱下
在知识付费领域,知名人士或有真知灼见的“意见领袖”,即IP或KOL是吸引大众消费的关键点,但事实上,这些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去年,获得10亿元融资的罗永浩在得到APP上发出“停更信”,终止在得到上的知识付费项目《罗永浩的创业课》。信中透露,5分钟的课程可能要准备6个小时,生产干货的难度非常大。
同时,这类人的稀缺是事实。因此,部分平台对内容生产者设定的入驻门槛较低,在内容质量要求上没有明确限定,从而使大量的内容生产者涌入,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打造付费爆款产品的“知识”也应运而生,“7天掌握XXX”“10天打造XXXX”……巨大的利益诱惑下难免泥沙俱下,不明来路的课程纷纷穿上“知识外衣”。
刘正山分析,在一个行业的容量和空间尚有剩余的阶段,优质内容供给不断增加的同时,必然伴随大量的互联网投机者继续进场抢夺利润。目前,一些经过包装的网红和名人,也开始进入知识付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