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钢铁业进入绿色转型“窗口期”:钢企有效益 环保添动力

2018-07-30 14:59:32    中国经济网  参与评论()人

随着我国钢铁业化解过剩产能和打击“地条钢”政策红利的释放,钢铁企业效益明显提升,有足够的资金实施环保设施及工艺的改造升级,正处于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在“差异化”环保政策下,化解过剩产能、停限产都将与环保水平挂钩,钢企要切实转变观念,把环保当引领,力争考满分。

近日,以“超低排放 绿色发展——建设钢铁生态文明”为主题的2018(第九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北京召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钢铁业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攻坚期。只有咬紧牙关爬坡过坎,中国钢铁业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钢铁业环保问题备受关注。2017年,我国钢铁产量8.3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且主要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地区,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提供的报告显示,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城市,大多都有钢铁、焦化企业。在京津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2018年1月份至2月份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出现恶化,PM2.5增长了20%左右,这种变化则与上述两个区域钢产量的变化趋势正相关。

不久前,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经过3年努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协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明显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作为“两高”行业,钢铁业面临着污染治理升级改造等任务,业界最严的“超低排放”标准也将实施。李新创指出,虽然钢铁业环保工作10年来取得了积极进展,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污染物吨钢排放量降幅高达60%以上,但由于我国钢产量太大,钢铁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量在全部工业行业中分别排在第三、第三、第一。“可以说,钢铁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