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联系此次接盘方金谷国际了解情况,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并记录下记者的诉求,待核实到情况后回复记者。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金谷国际的回复。同时,金谷国际的大股东中国信达投资者关系联系电话均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或陷资金困境刚泰“卖房自救”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刚泰集团此次出售旗下的房地产项目早有征兆,刚泰集团曾因债务、资金问题见诸报端。
2018年6月,刚泰控股发布公告称,刚泰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在2018年内将到期的贷款金额约14.69亿元,其中2018年三季度内到期贷款金额约7.15亿元,2018年四季度内到期贷款金额共计约7.54亿元,总计11笔贷款,其中银行贷款5笔,金额约5.57亿元,其他金融机构融资6笔,融资金额约9.12亿元。
刚泰集团承认,在金融环境不佳并且金融机构不断压缩授信额度的情况下,刚泰集团可能会存在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
为偿还到期债务,刚泰集团将采取一系列的方法筹措资金,其中就包括“卖房偿债”。
刚泰控股公告表示,贷款到期后刚泰集团可采用房产抵押、股票质押等担保方式进行续贷。并表示,针对目前债务情况,刚泰集团正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回笼资金,包括加大存量房产销售回笼资金的力度,转让或回收部分对外投资项目,处置出售集团持有的部分资产以回笼资金,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与大型房企、大企业合作增加资金融入量,补充集团流动资金。
从刚泰控股披露的信息显示,出售房地产资产成为刚泰集团解决债务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力国际华南区咨询服务部高级董事陈厚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房地产业务具有较好的变现能力,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刚泰集团变卖房地产业务能够实现快速回笼资金,偿还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