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风险搅动银行圈 农商行IPO临门两度叫停
本报记者 谷枫 北京报道
这一轮IPO发审常态化以来,各类持牌金融机构上会通过率几乎达到了100%,鲜有上会被否的案例,这背后是监管层认可和鼓励券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但有一类金融机构IPO的发审情况在近期发生了变化,7月以来连续两周有两家农商行在发审会前夜取消审核,这一现象受到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近一段时间以来,农商行饱受不良风险暴露的问题,市场也猜测此次农商行遭遇的IPO审核变局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很大的关联。
审核趋势或生变
7月9日晚间,证监会公布,鉴于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7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而就在一周前,证监会同样公告称,鉴于青岛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农商行)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第十七届发审委2018年第94次发审委会议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
同类型企业连续两周在上会前夕取消审核的案例并不多见,一位华泰联合证券投行部的资深保代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上会前夕取消审核或者撤回材料的案例都不少见,上周的时候都以为青岛农商行取消审核是个体原因,但本周瑞丰农商行也取消审核,我们猜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代表着这一类机构IPO审核趋势的变化。”
在此之前,2017年以来农商行的IPO之旅一帆风顺,就在6月21日发审会上,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审核。更早之前,3月5日江苏吴江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同样顺利过会,另外2017年更是有3家农商行已经完成了IPO发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