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在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高喊“去金融化”的同时,另一些互联网公司却在逆势“染指”金融业务。
近日,今日头条在其APP中上线“放心借”贷款产品,正式踏足金融领域。今年以来,滴滴打车、共享单车ofo等互联网公司先后涉足消费信贷业务,干起了导流的活。
在业内看来,流量平台收取服务费,变现流量;而资金方持牌金融机构或者网贷机构,则获得贷款用户。双方在合规的前提下合作,是一个双赢的业务模式。不过,在金融强监管的环境下“入场”,变数恐怕少不了。
流量巨头纷涉金融业务
以信息流业务起家的今日头条,早有涉足金融业务的心思。去年9月,市场就不断传出其在组建金融团队,暗中广泛布局金融业务。不过直到现在,才悄无声息地为部分用户推出贷款产品——“放心借”。
根据产品介绍显示,“放心借”最高可借款额度为20万元,日利率低至0.03%起,按日计息。该产品定位为一个“提供个人消费借款服务的技术服务平台”,主要为用户推荐“高额低息”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该平台现有合作机构分别是中银消费金融、南京银行和新网银行。
这与之前滴滴打车推出的现金贷产品运作方式如出一辙:只干导流和技术服务的活,帮助金融机构在前端获客,而贷中、贷后等环节则归属金融机构。
实际上,小额信贷产品已经成为流量巨头的标配。近两年来,除了BATJ之外,饿了么、美团、小米、携程等互联网公司都将触角伸至现金贷业务,大举涌入消费金融领域。
但是,这一业务模式与2017年监管整顿的助贷模式有了显著不同。以往的助贷有几个典型特征:一是持牌金融机构将风控、催收等核心环节外包给平台;二是平台提供担保等增信措施;三是平台与资金方分别收取费率。
以前那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现金贷的爆发式增长,但也滋生出共债、暴力催收等风险。在去年监管部门整治现金贷业务的行动中,这种模式被定性为违规。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这几个流量巨头平台是做引流,属于流量变现,并不涉及消费金融的核心环节,也不承担行业风险和监管风险。
大数据变现捷径?
概括来说,如今的模式就是由流量平台负责前端导流获客,而背后的持牌金融机构负责放贷。
对于这些流量平台而言,手握大量用户数据,一个现实考虑就是如何将这些数据尽快变现,相较而言,金融业务或许是一条最佳捷径。
据今日头条一份融资材料显示,2017年7月末,其日活用户数约为1.2亿,假如有1000万用户借钱,平均每个用户借款5000元,今日头条就能帮助放贷500亿元,按照行业2%至4%的服务费率来算,今日头条可以赚10亿元至20亿元。有公开数据显示,今日头条2017年广告收入为150亿元。业内测算,参考百度广告18%的利润率,可估算出今日头条去年净利润大概为27亿元。如此来看,信贷业务收入非常可观。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这些流量巨头都看中了金融业务,一头扎向最容易进入的消费金融业务。不仅如此,这些巨头还对小贷、保险经纪、支付等各种金融牌照十分向往,暗里都有广泛布局。
当然,对于持牌金融机构,尤其是消费金融机构而言,也有十足的动力——可以批量获客,弥补获客短板。上证报从某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获悉,其获客渠道主要是中国联通、阿里、京东这样的流量平台。
不过,从今年金融强监管的大势来看,消费金融行业整体迎来拐点,近期已有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人士透露,今年业务量可能会大幅收缩。而以BATJ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公司也表态要淡化金融属性,从服务C端转向B端。此时再“入场”,恐怕变数多了不少,仅是获客转化可能就不如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