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披着各种马甲的虚假违法广告是如何欺骗消费者的?

2018-07-09 17:08:55    新华社  参与评论()人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要通过产品监管实现对虚假广告宣传的“逆向监管”。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采取“管产品堵广告”的办法,加强源头治理,对发布广告的保健食品厂家实行跟踪监督,增加检查频次,发现问题从重处理,并将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在案,列入诚信评定体系。

医药广告带有“表演”性质

“天山雪莲”“明目二十五味丸”……利用演员扮演“专家”向患者推荐,并在广告语中保证功效和安全性,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医药广告容易蒙骗一些病急乱投医的患者。

2015年以来,全国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多次针对“医药广告表演者”等虚假违法广告进行查处。截至去年7月,依法作出责令整改136件(次),办结案件76起,罚没款283万元,一批案件已立案调查。

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擅自发布医疗广告也是违法行为。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当事人自2016年6月起,通过“今日头条”手机端应用程序发布多条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的医疗广告。今年3月,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发布,没收广告费共计235971.6元,罚款707914.8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医药、保健品、医疗、投资、收藏等广告,往往打着讲座、访谈的幌子,误导消费者、欺骗性更强。要加强对网站等传播渠道上健康养生类节目的监管,让“医药广告表演者”等虚假违法广告无藏身之地。

互联网广告成监管重点

据统计,互联网广告的经营额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传统广告的经营额。当前,互联网广告已经越来越多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违法现象也屡屡发生。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