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多地农产品滞销新闻引发社会关注 如何破解困局

2018-07-03 14:13:11    光明日报  参与评论()人

与此相对应,今年徐闻本地农民种植的巴厘菠萝大多每亩亏本千元以上,而优质品种“台农17号”每亩利润达8000多元。“同是种菠萝,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天气,结果却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鲜活的样本注解:农业,改革生,不改则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建华指出。

由于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农民无法获得精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另外,在我国当前小农经济下,农民对于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每年在决定种植品种时,更多地受当前价格的引导,形成了“小生产—大市场”的供需矛盾。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农产品滞销地区的加工企业多为中小企业,产能低,精深加工链条短,而且大都面临环保不达标而停产的困境,从而无法支撑农产品供大于求的加工生产需要。

专家指出,农产品滞销,既有传统生产方式或产品本身的问题,又有传统营销模式的问题。而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更为系统化、体系化的解决机制。

3.从理念到行动:农业发展保障机制怎么建

【案例】

夏至,江西省定南县历市镇车步村的千亩茭白种植基地。“前几年茭白市场行情不好,每斤低至几毛钱,好多茭白烂在田里。为解决销售难题,我们从浙江余姚引进优质茭白品种,与邮政部门合作建立电商营销网络,筹划兴建茭白冷链仓库以解决集中上市时价格低廉的问题,同时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茭农在安全生产和监管上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使车步茭白逐渐在市场打响了无公害品牌。”车步村党支部书记钟有良说。

车步村的探索,也经历了痛苦和转型。

“这可以说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缩影,痛定思痛我们做转型,实践证明,这条路子是走对了。”钟有良说。发展新农业,创新和探索不可缺少,要基于互联网思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品质,提升销售效率。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