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三是“合作社+龙头企业+X”模式。部分烟区积极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X”(X因素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单位)模式,最大程度发挥各方优势资源,有力促进增收效果。比如,云南大理、楚雄、曲靖等烟区引导烟农合作社与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纯绿和昆明农禾公司合作,利用育苗大棚的温室条件合作种植玫珑蜜瓜。农科院负责技术攻关,公司负责籽种、技术、物资、销售,合作社负责人工、大棚,产品质量得到消费者广泛认可,市场供不应求。
加强产业培育 提高烟农增收质量
多元产业项目是烟农增收工作的“火车头”。各烟区通过引进先进技术,与龙头企业合作,逐渐培育起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
一是合作社自有。部分合作社通过打造自有农产品品牌,拓宽了产品价值链,增加了产品知名度,提高了烟农收入。比如,山东潍坊昌乐石家河合作社2015年启动“无土栽培蔬菜”项目,2017年注册“乐烟蔬菜”商标品牌,利用微信搭建“乐烟蔬菜”销售平台,全年销售蔬菜30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80万元。四川宜宾烟区利用育苗场进行立体蔬菜种植模式探索,注册商标“苗山秀岭”和“土鲜森”, 2017年共生产有机蔬菜1.875吨,销售均价14元/斤以上。
二是烟草行业主导。以烟草企业为主,发展多元产业,促进烟农增收。比如,安徽皖南烟叶有限责任公司不断加强先进技术成果转化,研究形成农产品绿色栽培等技术、服务和管理标准,然后一方面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注册“天香皖南”母品牌,初步确定粮油、果蔬、禽蛋三大类子品牌;一方面加强销售渠道拓展,依托行业组织优势,着力推进集团消费,目前已有32家固定集团消费客户。2017年皖南烟叶公司果蔬销售收入81.22万元,稻米销售收入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