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格力不分红背后有大格局大目标
□张 锐
延期将近一个月之后,格力电器2017年股东大会在前天举行。围绕“2017年度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余额转入下年分配”的利润分配预案,94.96%的股东投了赞成票。虽然相对于其他议案约98%左右的通过率,分红议案依然是争议最大的,但最后结果说明绝大多数股东还是理解与认同董明珠与格力电器董事会不分红的决定。这也让人看到了中小股东在企业因科技创新而需要暂时牺牲局部利益时所表现出的理解和宽容。
2017年格力电器实现营收1482.86亿元,同比增长36.92%,归属股东净利润224.02亿元,同比增长44.87%,双双创下历史纪录;不仅如此,截至年底,格力电器未分配利润达557.4亿元,账面货币资金996.1亿元,同样双双创出历史新高。如此骄人的业绩,固然是董明珠挂帅的格力管理层经营有方,但亦是大小股东长期拥趸与支持的结果,格力因此腾出部分利润回馈投资者顺理成章。也正是如此,4月底格力电器发布不予分红的年度预告时,市场一度给出了不满的宣泄,公司当天市值蒸发近300亿,以致引来深交所的问询函。
说起来似乎有些难以理解。A股年度不派息分红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何以在格力电器这里会引发这么大的风波呢?自上市以来,格力电器已累计现金分红19次,总额417.92亿元,超过期间净利润的40%,格力也由此成为了分红最慷慨的家电企业。只是,一旦某种付出或服务行为在公众面前反复出现时,久而久之就会被认为是应该或必须,否则就会导致强烈不满,格力11年来首个年度不分红引起如此大的风波,深层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按董明珠在股东大会上的解释,“没有分红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来的战略规划没有完成布局,晚点分。大家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格局要大一些。”董明珠说的“格局要大一些”,就是指除了空调、生活电器、智能装备外,格力还在试图构建与拓展出芯片、大数据以及物联网设备等业务线。据悉,所有这些新业务都将装入格力旗下的通信设备公司。
按照计划,格力电器今年须完成2000亿元超级营收,也就是要保持35%的同比增速,而在格力营收构成中,空调占比83%,其后续拓展空间将十分有限,格力因此早已迈开了多元化步伐。但财报显示,去年生活电器在格力营收占比仅1.55%,智能装备也只有1.43%,在手机市场发出的声音更微弱。相比于海尔和美的,格力的多元化似乎在行进速度上慢了不少,乃至去年海尔与美的的营收双双超过了2400亿元,尤其是老对手美的首次营收突破2000亿,增速逾50%,其领先优势在不断扩大。于是,通过跨界、跨地区甚至跨国并购以创造规模放大效应,自然就成了格力的必选。
除了在洛阳、南京及杭州投资扩产空调项目,格力增量资本将主要集中于智能装备以及集成电路项目的开发,位于珠海、成都、武汉、洛阳及合肥等地的智慧工厂升级项目、智能装备和智能家电项目正在论证。作为主打产品,格力空调的外机芯片、内机芯片以及压缩机芯片等都应一一备齐,但格力目前只能做内机主芯片与晶体管封装,其余都依赖日本企业提供。所以,两年前董明珠就表示格力正在研究芯片,因而需要将更多利润留在公司。
必须明确,目前全球的企业管理与治理的重心已经从股东中心主义转向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的优劣固然仍可用盈利能力及股东回报率来衡量,但更重要的是须用对国家、社会及人类进步的贡献如重大科技创新、公益项目投资占比等指标来裁判。就格力而言,选择放弃向股东分红的短期目标,而将资金集中投放到智能化改造与升级以及芯片自我开发的长期目标上来,其行为本身所产生的就不只有商业化意义。
再进一步言,格力如果能借助于资金的规模效应开发出了真正的“中国芯”,那绝对不只是其30多万股东之幸,而是整个国家之福。据此,对格力股东向格力电器不分红议案投出赞成票的行为,我们理所当然地也要投出赞成票。
(作者系中国市场学会理事、经济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