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青岛啤酒换帅月余 复星系入局加速混改

2018-06-26 09:29:51    时代周报  参与评论()人

  青岛啤酒换帅月余 复星系入局加速混改

时代周报记者 刘科 发自杭州

6月15日,青岛啤酒(600600.SH)发布公告称,与复星国际(00656.HK)签下《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尝试通过专业人员互访和联合工作小组等形式,在产业管理及投资管理方面开展最佳实践交流。

复星国际同时承诺,除青岛啤酒书面同意以外,在任何情况下复星国际或者连同其一致行动人士在青岛啤酒的持股比例均不得超过届时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9.99%。

复星国际2017年底宣布,将以每股27.22港元的价格,从日本朝日集团手上收购其持有的青岛啤酒合计2.43亿股H股,交易总规模约66亿港元。

在与复星达成战略合作前的5月17日,青岛啤酒悄然完成了换帅,原董事长孙明波退休,接任者为黄克兴。

青岛啤酒新任董事长黄克兴和孙明波在青岛啤酒内部都曾经担任过分管战略规划的副总裁,孙具有“酿酒大师”称号,曾到德国受训,是啤酒技术工程师出身的复合型公司管理者,2008年出任青啤公司总裁,主导了公司的内部系统整合与扩张并举的战略发展。

在“孙明波时代”,青岛啤酒的改革力度颇大,最典型的是启动了产品的多元化战略,从玻璃瓶装和听装的传统青岛啤酒、崂山啤酒,发展出了奥古特、鸿运当头、炫奇果味、经典1903、全麦白啤、皮尔森等各类产品。

新任董事长黄克兴现年55岁,曾长期担任青岛啤酒总裁,主要负责青岛啤酒的战略管理,其在投资和市场营销领域更加长袖善舞。

青岛啤酒相关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黄克兴与孙明波共事已久,新团队将贯彻此前规划好的发展战略。

  复星接盘朝日集团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的啤酒市场以每十年翻一番的速度快速增长,青岛啤酒正是其中佼佼者。

有着百年传承的青岛啤酒是中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之一,其在全国20个省、自治区拥有60余家啤酒厂,年产量达80亿升,主要品牌包括青岛啤酒、崂山啤酒、汉斯啤酒等。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同年8月27日,青岛啤酒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在两地同时上市的公司。

在啤酒市场一路走高的时期,2009年8月,全球第一大啤酒制造商百威英博以6.7亿美元的价格将持有的19.9%青岛啤酒转让给朝日啤酒,后者成为青岛啤酒第二大股东。

2011年以后,中国啤酒市场销量开始徘徊不振,2014年以后更逐年下滑,朝日集团因此承受较大的业绩压力。2015年,青岛啤酒的营业收入下滑了4.7%,为上市以来首次下滑;净利润下滑了13.9%。2016年,青岛啤酒营业收入继续下滑6.75%,利润更是大跌近40%。

在啤酒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从2017年初起,承受业绩压力的朝日集团就欲撤出青岛啤酒。

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朝日近年来在中国一直采取收缩战略,不仅是啤酒,还转让了在康师傅饮品的股权。在出售青啤的股份上,朝日去意已决。”

对于青岛啤酒的潜在股权,包括嘉士伯等业内巨头一度都有意接盘,最终入局者是复星国际。

复星国际于1992年成立,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旗下业务整合为“健康、快乐、富足”三大板块。其中富足板块包括地产、再保险等重资产业务,健康、快乐板块业务包括了医药、健康保险、酒店等业务。

复星国际此前通过公告阐述了收购原因:中国是最大的啤酒市场,集团看好青岛啤酒的增长潜力,尤其看中青岛啤酒独特的品牌价值和优秀的管理团队,符合中国啤酒消费品质升级的趋势。此外,复星国际作为综合型企业,业务遍及英国、欧洲、中东、亚洲、亚太、非洲等地区,能凭借集团资源促进青岛啤酒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发展。

青啤混改提速

耐人寻味的是,在宣布“接盘”朝日集团股份后,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他个人官方微信公众号“广昌看世界”上发表了《我和青岛啤酒的故事》。

郭广昌称:“坚定依赖青岛啤酒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管理团队;坚定不移支持青岛啤酒品质战略、做最好的啤酒,代表中国进一步走向世界。”

郭广昌高调表态此次收购,与复星此前在对外投资遭遇的争议有鲜明对比—郭广昌本人在2017年7月曾发布内部文章,对复星的海外投资专门进行解释。

复星是国内对外投资收购的代表企业之一,被视为内资企业在海外“买买买”的典型。

在业内人士看来,复星集团在海外收购遭遇瓶颈后,需要重新寻找投资的目标,青岛啤酒作为历史品牌,是国内为数不多比较好的标的。而从高调解释对外投资,到表态回归国内市场收购青啤,复星在投资行动方向上有了180度的转弯。

需要强调的是,复星此次收购帮助青啤清退了外资,利于其混改提速。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此次复星通过收购日资股权进入青啤第二大股东,其深刻背景正是在于国企改革步伐加快。

2017年8月发布的第三批混改名单,这一轮国企混改试点分为两条线,一条线由国家发改委负责审批,另一条线由国资委负责审批。青岛啤酒的第一大股东青岛啤酒集团属国资委管控,其推动混改的步伐明显加快。

独立智库安邦咨询的分析称,从高调走出去进行国际收购,到转向国内市场的资产收购,并实际推动了国企混改,反映出大型民企的思路和行动正在转变。

利润近一半来自政府补贴

国内啤酒行业集中度高,前五强企业分别为华润、青啤、百威、燕京和嘉士伯,分别占据27%、20%、17%、12%和8%左右的市场份额,未形成全国性龙头。

随着外资啤酒和进口啤酒在国内市场加大促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啤酒市场完成产量4401万千升,同比下降0.7%。这是自2014年以来,国内啤酒市场产销量连续第四年下滑。447家规模以上啤酒企业中,有132家亏损。

从国内几大啤酒生产商近十年的销售数据来看,基本上都经历了一个先增后降的过程。以青岛啤酒为例,青啤在2014年销量为915万吨,达到10年内的峰值,此后3年销量逐年递减。

而根据欧睿国际预计,未来中国啤酒市场将继续以每年2%的速度收缩,2021年的销量要比2009年减少近16亿升。虽然对于这一预测啤酒业界人士存在争议, 但总体上,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消费分化,啤酒消费的未来并不乐观。

在国内市场行业集中度接近天花板的大背景下,走向国际成为国产啤酒的现实选择。就青岛啤酒而言,其2017年港澳和海外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5.88%,达6.8亿元,海外产品毛利率超过40%。但是,青岛啤酒2017年实现营收约为262.77亿元,海外市场占总营收占比仍不足3%,国际化道路并不轻松。

另一方面,青岛啤酒与国内市场龙头华润啤酒的差距在变大。根据欧睿国际统计,2012年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的市场份额之差是5.8%,到2017年华润啤酒的营收为297亿元,相比青岛啤酒同期262亿元的营收,市场份额已经差足足35亿元。

青岛啤酒2017年年报显示,去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2.63亿元,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为9.75亿元。

2015–2016年,青岛啤酒净利润分别约为17.13亿元、10.43亿元,而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则分别为10.52亿元、8.1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 2015–2017年,青岛啤酒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5.11亿元、5.17亿元、4.28亿元,分别约占同期主业利润近一半之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