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曙光初现 企业要降低发电成本

2018-06-15 09:14:47    经济日报  参与评论()人

国家能源局表示,此次新政出台,旨在引导市场和行业根据新形势调整发展思路,将光伏发展重点从扩大规模转到提质增效上来,着力推进技术进步、降低发电成本、减少补贴依赖,从而推动行业有序、高质量发展。

专家指出,目前光伏发电既面临补贴缺口问题,也有市场竞争力不足的长远发展问题。大多数人只在意补贴,但以严苛政策逼退落后产能,推动尽快平价上网和行业健康发展才是核心。本次政策调整的意图是减少增量项目补贴缺口,使光伏产业更加健康发展。主管部门正是以“主动刺穿泡沫”的方式来规避积累更大的风险。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在答记者问时也表示,新政对于技术先进、质量高、不需要补贴的项目是留了口子的,是不限规模的。对于不需要中央财政补贴的光伏发电项目,地方可根据接网消纳条件和相关要求自行安排建设。

  光伏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连续5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规模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一。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已经由“两头在外”的典型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转变成为全产业链全球光伏发展创新制造基地。光伏技术水平和产量质量不断提高,2017年国内组件产量达7500万千瓦,占全球的71%,不断突破高效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2017年全球前10强光伏组件企业中我国占据了8个,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从2007年至2017年,光伏组件和系统价格下降幅度达90%。如今,我国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已降至近2元/瓦,系统设备投资已降至近5元/瓦的全球领先水平。

近年来,我国随着光伏装机规模快速增长和光伏发电技术不断进步,设备制造等建设成本快速下降,使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光伏行业技术性成本大幅降低,确立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光伏发电在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实现平价上网解决经济性瓶颈后,必将成为普惠能源。”全球太阳能理事会主席、亚洲光伏产业协会主席朱共山认为,21世纪以来,光伏发电电池转换效率增长69%,年新增装机规模扩大500倍,成本下降90%以上,光伏发电作为第一替代能源的共识正在形成。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