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小米的投资也是如此。2010年,国内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国内手机市场仍然是诺基亚、摩托罗拉这些大牌手机和山寨手机的天下,苹果手机在当年推出了其经典款智能手机iPhone 4, 这是小米科技当时面临的市场环境。作为一家创业公司要想脱颖而出,意味着“之前传统手机品牌几乎要死掉”,“在那个时代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事情是无法改变的”。
刘芹和童士豪是当时唯二相信雷军,并投资小米的投资人。近期,《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与童士豪进行了对话,深入聊了聊这段可以载入中国互联网投资史册的交易背后的故事。以下为对话整理:
CE:能否谈谈最初投资小米的过程?
童士豪:2008年3月,我还在启明做投资的时候接触了个项目,叫多玩,也就是后来的YY,虽然那个项目没有跟雷总合作成功,但是通过雷总认识了陈年,然后我们投资了凡客。当时雷总在做个人天使投资,他在当时主要看三个方向,社交、移动互联网和品牌电商,这三个方向上我们理念一致,因此一起合作了五个项目。等到2009年下半年,雷总正在考虑他下一步想干什么,2010年年初,雷总就打电话找了刘芹和我,说了一下他下一步的想法,那一次他就只跟我们两个人打过电话。
我还记得第一次聊小米的事情是2010年1月底,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的楼上,聊了近两个小时。雷总跟我解释他为什么想做铁人三项这件事情。 那时候他说希望做成一个未来的手机+OS软件+应用的平台,先从OS软件开始做,再做应用,最后再做手机。他在创立第一天就有这样一个想法的雏形。
CE:你曾提到用社会学是你的投资方法论,在小米这个案例上你是如何应用社会学方法进行投资的?
童士豪:实际上第一次感觉出社会学理论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方法,是最初投资一嗨租车的时候。那时候为了调研项目跑了15个城市30多家店,去跟每个店长沟通,从中你会发现什么样的人会进行长租,为什么会租1-2次,甚至更多次,这是跟社会学理论有关的。这个方法在投资凡客的时候得到了验证,发现这个方法是有效的。所以当我们投资小米的时候,很自然地就把这种方法延续了下来。社会学方法的主要核心就是研究产品的消费人群,消费人群是否够大,消费需求是否够强,消费次数是否足够多。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杜克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5月13日,苹果CEO蒂姆·库克在杜克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上,再次强调了苹果公司对用户隐私权的重视,称“我们拒绝享受科技便利就要放弃隐私权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