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51家上市公司补充公告去年环保情况 中小公司居

2018-06-05 09:30:32    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评论()人

计算机通信行业中包括印制电路板的生产制造,在制造过程涉及到多种物理或化学工艺,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会产生废水、废物和废气等多种污染物,是客观存在。而公众印象中处理污染物较严重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行业,只有4家公司“打补丁”,可能是这类公司常年与环保监督部门接触,环保意识和信息披露意识较强,及时在年报中做了披露。

从公司市值看,中小公司居多。51家公司总市值都低于千亿元,市值超500亿元的公司有两家,剩下49家公司是市值500亿元以下的中小公司。虽然这些公司旗下有“重点排污单位”,却没有首先在年报中披露,存在公司信息披露、重视环保程度有待提高问题。

以补充披露时间对比年报披露时间,应是公司年报披露后,交易所问询了各公司,各公司才“打补丁”披露。从年报披露到环保补丁公告, 51家公司平均用时37天。川环科技是最早“打补丁”公司,公司4月2日公布年报,4月27日公布“环境保护”相关情况报告;补充披露最为迟钝的是方大碳素(600516)、胜宏科技(300476)、九洲药业(603456)3家公司,补充公告分别在年报公布93天、76天、73天后才公布。

公告详简不同,态度各异

通过对公告的比较,投资人能根据各公司内容详细与否,判断公司态度是否诚恳。

补充披露中,各家公司呈现的认真态度和详细简单也有较大区别。例如,启迪桑德(000826)补充报告通俗易懂,方大碳素的陈述 “高度概括”。同属环保行业、规模接近的远达环保(600292)和国祯环保(300388),则是详简差距巨大。

业内人士打比方说,普通人不理解医院化验单具体含义,但也能读明白各项指标是否合格。上市公司的环保执行报告,也应写得通俗易懂,投资人不懂具体指标的含义,但在指标后面都标注着指标上限下限,这样就能对比出是否合乎标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