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新能源、储能等迎发展机遇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加速

2018-05-23 09:26:17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截至目前,国家已批复东北、福建、山东、山西、新疆、宁夏、广东、甘肃等地开展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试点工作,东北辅助服务市场已正式运行两年多时间,山东、福建等市场也已进入试运行工作,甘肃在今年4月1日正式开市。

近日华东能源监管局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下一步将结合华东和上海实际,继续推进华东和上海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市场化交易机制,保障华东、上海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平稳起步。

去年后三季度补偿总额超94亿元

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是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并网发电机组、可调节负荷或电储能装置,按照电网调峰需求,平滑、稳定调整机组出力或改变机组运行状态或调节负荷所提供的服务。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始于2006年,原国家电监会在当年11月印发《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国家能源局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跨省跨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将跨省跨区交易电量纳入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机制范畴。

而近年来,我国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富余,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呈逐步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弃风、弃光、弃水、限核和系统调峰、供暖季电热矛盾等问题突出,此前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办法的部分内容已经难以适应实际需要。

为此,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提出实现电力辅助服务补偿项目全覆盖,鼓励采用竞争方式确定电力辅助服务承担机组,鼓励储能设备、需求侧资源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允许第三方参与提供电力辅助服务。

近日公布的《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17年四季度电力辅助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显示,2017年四季度,全国除西藏、蒙西地区外30个省(区、市、地区)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共3123家,装机容量共11.63亿千瓦,补偿费用共35.18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0.81%。

此前的相关通报显示,2017年二季度和三季度涉及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数量分别为2725家和2972家,补偿费用分别为28.19亿元和30.99亿元,分别为占上网电费总额的 0.76%和0.72%。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补偿总费用有所提升的同时,不同区域的表现也有所变化。在2017年的后三个季度,补偿费用最高的一直是西北区域,东北和南方区域后来者居上,在第四季度排名第二和第三。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