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三千亿生鲜电商市场难觅知名品牌

2018-05-08 11:18:41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市场虽大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生鲜在零售消费市场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根据易观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79万亿,同比增长6.9%,且自2013年以来持续保持6%以上的增长,预计2018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将继续增长至1.91万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也显示,2017年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生鲜电商用户占到43.6%,预计2020年生鲜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3100亿元。

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是,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让人印象深刻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目前,人们对生鲜产品的认知大都还停留在产区和品类层面,例如五常大米、西湖龙井、烟台苹果、阳澄湖大闸蟹、盱眙小龙虾、青岛少山杏等,这使得很多生鲜产品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

面对激烈竞争和越来越多同质化的竞争对手,一个产品要想脱颖而出,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靠什么?自然是品牌。品牌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差异化的识别度,准确辨别出产品的出处和功能,以及所延伸出来的品牌文化,它能有效增强产品溢价,让产品在无形中增值。

业界人士认为,对生鲜电商来说,用户购买生鲜是点对点的单品消费,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只能在单品附加值上下功夫,将生鲜产品品牌化,获取品牌溢价。生鲜电商市场之所以一直在滑行未能起飞,不是因为消费者习惯难以改变,而是尚未解决生鲜流通的核心问题:定价和品牌。

首先,我国生鲜行业主要以个体户为主,经营分散,难以形成品牌合力;其次,从生产条件看,许多生鲜产品对自然环境的依附性较强,因此产品的品质很难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由于品牌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经营者往往缺乏品牌意识。

此外,类似五常大米、西湖龙井、烟台苹果、阳澄湖大闸蟹、盱眙小龙虾、山东莱阳梨、洛川苹果、赣州脐橙这样的地域品牌因品牌没有独占性,往往会导致公地悲剧——所有人都可以受益于这一品牌,却无人维护这一品牌。

正因为如此,王笑松说,品牌稀缺和产品极度不标准化的现状,导致如今生鲜电商行业“价格难做、新品难打、用户难留、方向难找”。

京东多维度赋能助力生鲜品牌化

在电商时代,一个生鲜产品如果没有品牌或品牌弱化,哪怕品质再好也难产生较高的溢价,更难以在市场上长远立足。

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京东生鲜事业部总裁叶威说,“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产品的标准化,二是提升附加值,让优质生鲜产品成为知名品牌”。他表示,品牌化是生鲜行业的必经之路,“京东生鲜平台希望能通过在供应链、渠道、营销等多方面的优势资源,赋能产业打造生鲜品牌。”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

    点击加载更多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相关新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