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全市就诊
逐步实现“一卡通”
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医疗机构,要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
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在北京通框架下,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京医通卡等就诊卡应用,逐步实现患者在本市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拓展并完善京医通平台服务功能,开展移动端就诊信息查询、化验检查结果信息推送和自助打印。
二级以上医院
优质护理全覆盖
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100%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
医疗机构要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