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随后,杨柘亲自操刀,为魅族Pro7写下了“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等文案。据魅族内部员工向记者透露,魅族Pro7还在机场等相对高端的场所投放了大量的线下广告,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然而大量的广告投放并没有变成Pro7的销量,据魅族内部人士透露,Pro7的销量十分惨淡,官网售价也是一路跌到了1999元起。
高端产品销量低迷,低端的魅蓝系列虽然销量尚可,却难以盈利,Pro7的失利对本就处于低谷的魅族无异于雪上加霜。《商学院》记者就魅族品牌定位,Pro7失利原因等向魅族相关负责人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在太平洋电脑网手机频道主编汤群兴看来,Pro7失败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产品。Pro系列没有一直跟进高通或者三星最新旗舰芯片,因此在产品力方面会让人有所犹豫。魅族本来的粉丝和用户更多的是看中产品力和性能的年轻人,Pro7虽然在设计上很有特色,但作为一款首发售价2880-4080元的年度旗舰,却只搭载了已经被其他厂商用在千元机上的联发科的Helio X30芯片。
从引领者变成追随者
魅族原来的品牌形象,也正是来自产品。事实上,魅族当年并不是没有机会成为巨头。
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王清锐告诉《商学院》记者,在2013年以前,魅族产品的设计感和系统的体验都领先于其他国产品牌,当时许多国内厂商对设计感和系统体验的认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而魅族却很有前瞻性,很早就开始发力于这两方面,因此产品很有魅力,也为其笼络了一众粉丝。比如,取代安卓“三大金刚”的小圆点、极具设计感的Flyme系统、市面上屏幕侧边框最窄、全球首款正面按压式指纹识别……这些都是魅族当年的标签,也是烙在魅友心中的经典。
魅族当年在产品力上的领先,很大程度上源于创始人黄章对产品的专注、偏执,甚至是对细节吹毛求疵。和手机圈其他创始人不同,曾经做过厨师的黄章可谓完全草根出身,但从魅族MP3到早期的魅族手机,黄章却做出了许多在当时看来非常领先的产品。当年在设计手机外观时,黄章会亲手打磨出多个木质模具,然后挑选自己认为手感最好的交给工程师,工程师再按照这个模型制作钢质模具。魅族手机甚至出现过因为黄章对倒角不满意而延迟发布的情况。
然而这种专注和偏执也让魅族吃了苦头。2010年到2014年,正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剧变、从蓝海转向红海之时。在这段时间,黄章却几乎不问世事,终日闭门“打磨”产品,公司日常事务基本都交给当初一起创业的白永祥打理,却不知外面已经变了天。2012年,OPPO出货量900万,小米出货量719万,魅族逐渐在手机销量排行榜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