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史立臣表示,通过药品谈判让进口药品自身降价,这样中国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更低的药价,同时也可以减轻医保支付的压力。相关药企在享受政策利好的同时,也应该在谈判中拿出一些诚意。广发证券研报也指出,进口药品在中国长期享受“原研药”待遇,价格一般是仿制药的几倍到十几倍。如果这些产品要纳入医保,未来通过谈判方式大幅降价才会明显影响药品价格。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以来,原国家卫计委、人社部对部分专利、独家药品,分别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并已全部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其中包括了17个抗癌药品。
对于纳入医保目录的谈判有没有时间表的问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司长陈金甫表示,已经在研究启动相关工作,年内会给社会一个结果。人社部已经进行了专项部署,会尽快启动建立药品的动态调整机制,尽可能把更多临床价值高、治疗急需的药品纳入支付范围,既有效提高患者用药水平,又通过谈判方式把价格降下来,减轻患者的负担。
陈金甫进一步指出,谈判时第一还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需要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价格创新为激励,目标是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第二是要通过专家评审,企业协商谈判,在准入上体现市场竞争、合规合法,在价格上体现双方的利益平衡,真正把价格降下来,以量换价。
“中国这么大的市场,进入目录以后必然对企业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企业对价格也应该体现巨大的诚意,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患者既用得上药,又用得起药,医保基金也能够承受。”陈金甫说,“不可能把所有市场上的产品都纳入药品目录,就像不是所有的商品都会有消费者购买一样,留有适当的竞争对国家发展是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