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前不久经历了第一大股东“变更”的利安人寿,近期又交出了2017年“成绩单”。
近日,利安人寿披露了2017年年度报告,公司去年亏损1.3亿元,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增长,较2016年3.5亿元的亏损有所收窄。
年报还显示,公司保险业务收入85.75亿元,同比下降25%。对于业务下降,利安人寿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主要是严格执行原中国保监会关于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限制的相关要求,公司主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控制中短存续期业务规模,大力发展中长期业务和期交型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利安人寿退保金和赔付支出均大幅上升。其中,仅退保金一项就超过了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8.6%。记者同时注意到,利安人寿成立七年中,仅2014年实现盈利。
保险业务收入同比降25%
利安人寿成立于2011年,股东由多家国有大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组成。资料显示,利安人寿目前持股5%以上股东包括柏霖资管、雨润集团、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江苏省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月星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汇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其中,柏霖资管、雨润集团分别以18.96%、17.82%的持股比例位列第一大、第二大股东。
在成立的前几年时间里,利安人寿保费收入增长迅猛。成立首年,利安人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5亿元,此后随着注册资本的增加,保费收入一路飙升。利安人寿成立之初的注册资本是10亿元,2014年~2016年,公司陆续获得股东15亿元、3.9亿元、18.3亿元的增资,注册资本金最终达到47.2亿元。随着大量的资本金补充支持,2016年,公司的总保费达到100多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原第一大股东雨润集团股权增资股权清退,前不久减资后,目前的注册资本为45.79亿元。
2017年年报显示,利安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5%。对于业务下降,利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解释称,主要是严格执行原中国保监会关于中短存续期业务占比限制的相关要求,公司主动调整结构转型发展。
在业务增长下滑的同时,公司此前快速扩张的中短存续期产品也面临着退保和给付的压力。年报显示,利安人寿2017年退保金和赔付支出两项总计105.64亿元,超过了当期的保险业务收入。其中,退保金为93.36亿元,同比增长78.6%;赔付支出为12.28亿元,同比增长124%。
对于退保金和赔付支出的增长,上述负责人表示:“主要是2017年前业务规模增长较快,相应的退保和满期给付金也在增长。”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2017年,公司圆满完成中短存续期产品及满期给付工作,充分保障了客户权益。
成立七年累计亏损约9亿
从盈利能力来看,自2011年成立后,利安人寿除了在2014年盈利七百多万元外,其余年份均为亏损状态,累计亏损约9亿元。
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亏损1.3亿元,较2016年3.5亿元的亏损有所收窄。《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主要是得益于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年报显示,公司2017年投资收益14亿元,同比增长近两成。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收益10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约4亿元。
利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于2014年实现盈利,2015年尽管公司会计利润为-1.43亿元,但考虑综合收益2.82亿元后,公司综合盈利近1.4亿元。他还透露了公司的新三年规划,即目标在2020年实现盈利,并努力在2020年前提前实现当年盈利。
在未来几年,深化转型依然是公司发展的主要方向。截至2017年末,利安人寿的保户储金及投资款规模37.52亿元,较2016年略有增长。在保险业务收入中,个人寿险保险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5%,此外,个人健康险和个人意外险保费规模仅有1.58亿元。
对于业务渠道的现状,利安人寿方面透露,公司以个险渠道为价值根基,大幅提升期交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新业务价值率;银保为公司战略渠道,深化价值发展,不断提升银保业务的价值贡献;团险为当期利润贡献渠道,将继续聚焦业务规模和利润贡献两大指标,加大当期利润贡献;网销为创新型渠道,进一步渗透保障型产品在互联网平台的销售规模。公司未来以保险保障为本源,实现“有价值、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截至2017年末,利安人寿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7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63%,偿付能力状况良好。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由正转负,为-43.82亿元,2016年同期的该项数据为59.07亿元。
对于现金流风险,利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深化转型,大力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业务,同时做好期限和现金流匹配,确保公司发展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