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建设仍需巩固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航空大国。虽然民航业在过去的一年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深化民航改革工作难啃的硬骨头仍然存在,空域资源、地面保障资源、人力资源不足,适航审定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等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需补齐,行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民航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航空需求的能力仍然不足,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冯正霖认为,关键要进一步增强保障能力,未来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军民合用机场保障能力,持续提高地面资源保障能力;通过大力推广PBN(基于性能导航)、EVS(增强视景系统)、跑道状态灯、高级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等机场新技术,积极推进民航数据中心建设等方式持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通过加强民航各专业专家库建设等方式持续提高人力资源保障能力。
李忠良表示,从政策出发,应抓紧修订支线航空补贴和中小机场补贴管理办法,加快改善支线航空发展环境;通过发挥地方政府对支线机场建设与运营的主导作用等方式加快提升支线机场保障能力,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课题研究,加快推进基本航空服务计划。此外,需要进一步建立独立的通航规章标准体系,创立包容的通航行业监管模式,放管结合,以放为主,简化飞行计划审批报备程序。
“2018年要努力建设高质量民航业,下大力气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进一步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冯正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