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2017-12-25 16:04:06    经济参考报  参与评论()人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应该再造国家的整体形象,一定要从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中国质量整体好,商品的价格才能体现价值。

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共同主办的“2017-2018中国经济年会”23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海闻等国内知名专家围绕“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提出了真知灼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一鸣: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正处在重要关口

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有的命题。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中国经济填补数量缺口的时代正在接近完成,质量的矛盾开始上升到主导位置。

高质量发展阶段要有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在微观层面,它能够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不断跟上结构升级的步伐,提供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在宏观层面,高质量供给体系应该是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行业有更高的素质,更高的效率,更高的质量,形成一套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从宏观上看,我国的生产效率,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资本回报率,还是全要素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这个差距就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如果说过去40多年主要的潜力是数量缺口,未来发展的潜力就是质量缺口。

怎样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关键需要在以下五方面不断推进。

第一,要明确主攻方向。过去那种地方政府GDP竞赛的体制非常适合数量追赶时代的要求。现在数量的缺口慢慢填满了,怎么建立一套适应质量追赶要求的体制和管理模式,这是未来一个很大的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率优先,这个主攻方向确立起来,关键是在体制上怎样能够创造出更高的质量优势。

第二,坚持一条主线,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要求建立两个机制,一是落后产能的市场化退出机制。去产能下了很多功夫,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是市场化退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还无法通过市场化手段有效出清落后产能,僵尸企业退不出,死不掉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二是要真正确立产业升级的机制。产业怎样有效实现升级?关键要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倒逼企业在市场压力下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技术含量。

1234...全文 5 下一页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