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产经 > 正文

“复兴号”:领跑世界的中国战略资产

2017-09-18 14:47:05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8月21日,从北京南开往天津的C2001 次“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 杨宝森摄/本刊

9月21日,“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届时中国将重新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这一时刻举世瞩目,西方媒体称之为“全球高铁里程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期深入“复兴号”研发、制造和运营一线,广泛求教权威专家,耳闻目睹深切感受“国家名片”——中国高铁技术的飞跃与升华。

自主创新的“大国重器”

从外观看,“复兴号”车头和外形相比有的“和谐号”车型有很大改变——车体高度从3700毫米增高到了4050毫米,宽度从3300毫米增加到了3360毫米,单车长度由24.5米变成了25米。这一设计在尽量提升运力的同时给乘客更舒适的乘车体验。

从内核看,长客公司高铁技术平台首席专家、“复兴号”设计经理邓海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透露,“复兴号”搭载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控制系统,是“中华血统”的国产“大脑”。这是对“中国高铁使用‘外国大脑’”质疑的有力回击。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冯江华告诉本刊记者,相比“和谐号”,“复兴号”牵引动力显著增长。中车株洲所设计的传感识别和传动控制系统,能够智能化完成动力分配,解决轮轨打滑等问题,不仅大大提高安全性,更能降低能耗。

京沪高铁实测结果显示,在350公里时速下“复兴号”与“和谐号380”相比,总能耗下降了10%,意味着京沪高铁往返一趟能省5000多度电。“复兴号”司机室和列车连接处测试为76分贝,低于79分贝“优”等线。此外,一系列重要安全性指标也同样达到“优”的等级。

系统整合腾出更多空间,车顶设备“回缩”,受电弓“下沉”,车辆运行阻力下降7.5%~12.3%,出现控制故障能“不趴窝”、外部供电中断只要有内燃机牵引就能恢复空调和照明、“无电区间”空调等系统照常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告诉本刊记者,“复兴号”荟萃自主创新成果,很多“绝技”属于世界首创。

就在几年前,造得出大高铁,却要进口小玩意。中国高铁在关键零部件、材料等方面的软肋一度遭人诟病。《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牵头组织下,车轮车轴、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目前车轮车轴、齿轮箱等已实现自主化和实车应用。

“中国高铁技术发展的速度,是‘士别三日就要刮目相看’!”“复兴号”变压器主管设计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龙谷宗说,几年前还靠少数西方公司供应的很多“小玩意”如驱动电机“黄金薄膜”等,很多已经国产化。在牵引电机、变压器等领域,中国的很多技术储备和研发项目一旦推出,将给高铁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

业界专家对本刊表示,10多年前,中国高铁在自主研发夯实的雄厚基础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曾引入来自日本、德国、法国等国四种型号列车,吸收各国技术之长研发出了新型动车组。如今“复兴号”问世,中国标准动车组从“混血”、“洋基因”、“以我为主”变成了“纯中国”。

本刊记者了解到,“复兴号”254项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复兴号”的问世,解决了平台、型号、标准系统不统一的麻烦。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等专家表示,“复兴号”转向架、网络、制动、牵引等系统实现了自主设计、自主生产,车体、牵引、制动等系统关键零部件实现了统型和通用互换,是中国高铁技术飞跃和升华的标志。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介绍,“复兴号”整车通过60万公里运用考核、设计寿命30年,远超欧洲列车40万公里和20年的水平,足以担当“时速350”使命。中国铁路总公司计划9月21日开始在京沪高铁运营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再逐步扩大“时速350”范围。

石家庄铁道大学副校长陈进杰表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高速铁路突破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约三分之一按350公里时速设计建造。

本刊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了解到,截至目前,高铁动车组已累计安全运送旅客60多亿人次。中国高铁积累了应对复杂多样环境的经验,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50公里各个等级,拥有高寒、高温、高原等各类车型,能很好地满足国内外的不同需求。

“整装出海”优势明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彦良等专家认为,“复兴号”实现时速350公里运营,是中国高铁路网优化资源配置的正确战略举措,能推动京沪沿线城镇化和旅游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中国高铁品牌形象,综合效益将十分突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位于长春的中国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装车间内采访时曾看到,排列着数十辆新下线高铁列车的巨大厂房内,角落里展示着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用数控设备与金属材料加工后的作品。其中最多的是汉字“梦”。几位年轻人说,中国“铁路人”心中,都怀揣着“领跑”世界的“出海梦”。

在南方工业重镇湖南株洲,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从新中国成立前只能修造进口蒸汽机车,到如今为全球客户提供各种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和系统解决方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所经历的跨越,是中国列车制造业的“蝶变”。

刘友梅院士说,从上个世纪我国高铁在自主研发基础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现在我国高铁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技术起源于欧洲,全球高端市场历来为欧美日等跨国公司所垄断。如今,这一局面正被改变,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已经实现对包括欧洲国家、美国在内的国家出口。

业内专家综合分析认为,中国高铁“出海”具有如下优势:

一是高技术、低成本,在交货能力、性价比方面优势明显。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等专家表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拥有几乎所有世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的核心技术,企业修建高铁平均成本约为国外的一半,而施工效率远超外国企业。

有业界人士透露,中国高铁在轮轨领域时速400公里列车方面具有优势,还有向更快时速拓展的实力;而在400公里时速以上,还有潜力更为巨大的磁悬浮技术体系,能够突破现有轮轨列车在安全性、舒适性、性价比、经济性等方面很多局限。

二是拥有长距离和大网络高铁建设与运营经验。目前,中国铁路“走出去”项目已遍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和俄罗斯高铁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努力推进,中国列车提供系列产品同步服务,“中国方案”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业界专家认为,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复兴号”的开行,中国先进列车“整装出海”的大门已经打开。

领跑者的自我完善革新

一些专家认为,随着“复兴号”把中国高铁带入“时速350公里时代”,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这一“国家名片”和战略性资产经营好,能够从前人和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已经不多,关键在于“补强”的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着眼于未来,如何通过把握经济社会效益“最佳平衡点”、改善管理和服务、继续攻克关键技术和研制关键材料等,是中国未来高铁建设的着力方向。当下的重点是,“复兴号”投入时速350公里运营后,全寿命周期安全性、稳定性等的保障。

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人士表示,铁路部门将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确保高铁运行安全和高效。

人防方面,进一步规范专业管理,完善专业管理规章制度和作业标准,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强化职工教育培训,突出一线作业人员、关键工种的实作技能培训。

物防方面,进一步强化行车人员现场作业管控,强化动车组造修源头质量,加大安全质量突出问题整治力度,完善应急体系建设。

技防方面,充分发挥现代化检测监测手段作用,运用先进的调度指挥系统、地面车辆安全监控设备、动车组安全监控装置,强化数据综合分析,形成车上、地面立体化运行安全监控体系,进一步保障高铁动车组运行安全。

对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服务,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在健全完善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实施差异化、个性化、智能化服务。

据悉,铁路部门将加强重点旅客服务。对行动不便和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进一步完善预约服务和闭环交接服务。在部分车站对母婴候车区进行升级改造,增设婴儿床、饮水机等设备设施。设置相对独立、封闭的儿童免费候车娱乐区,提供简易儿童游乐设施。推行旅客中转便捷换乘服务。对两条及以上线路交汇的车站,改进相关设施,统一中转便捷换乘流程,为持联程票的旅客提供换乘服务。

另据了解,铁路部门还在积极推进站车Wifi全覆盖。京沪高铁计划全线各站全区域实现Wifi覆盖。同时,还将进一步优化完善互联网订餐、引导标识揭示系统、自助实名验证设备、ATM-铁路自动售票机、智能导航系统等服务举措,为广大旅客出行提供温馨舒适的旅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