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正文

长城跟比亚迪掀桌子,究竟为什么?

在新的高压油箱系统中,油箱隔离阀(Fuel Tank Isolation Valve,简称 "FTIV 阀 ")就成为了关键零部件。通常情况下,FTIV 阀处于关闭状态,以便让高压油箱处于密闭空间状态。但当车辆遇到加油时,处于高压状态下的车辆油箱如果不经过泄压处理,有发生燃油反喷四溅造成险情的风险。因此在这类工况下,供应商们就设置了 FTIV 阀的打开流程,以便保证车辆能够安全加油。

当前,例如宝马 5 系 PHEV、理想全系车型都采用了高压油箱系统。在这些车打开加油盖前,车主大多需要持续按压或等待 1.5~3 秒的时间,等车辆油箱恢复常压。当然,这个过程很短,除了车主之外的人对此基本没有感知。

显然在长城汽车眼中,稳坐新能源汽车销冠宝座的比亚迪,并没有在其最畅销秦和宋插混车型上采用高压油箱,其整车蒸发排放水平显然会违反国六法规要求。一旦该举报属实,那么中国汽车市场今年以来最畅销的轿车和SUV,将存在召回的可能,比亚迪也将面临巨额罚款。

但是,比亚迪对此好像也没那么慌。

比亚迪的专利,和着急的长城

在比亚迪的《声明》中,该公司提到:"该公司的插混技术"积累深厚,不像同行看上去那么简单。"而在具体到本次风波中的油箱层面,该公司确实有积累。

根据一份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中,该公司提出了一项由油箱、供液装置和储液袋构成的油箱系统。根据介绍,这套系统能够将高温挥发后的燃油蒸汽冷却为液态,最终掉落回油箱内。在这其中,车辆无需使用高压油箱,系统得到了简化。

在发明专利的 " 技术背景 " 部分,比亚迪明确提出,该项专利的目的就是避免设置高压油箱而带来的成本增加。

坦率来说,这也符合笔者和外界对于比亚迪热衷于"垂直整合"的印象。毕竟新能源汽车上的新型零部件太多,如果车企选择向传统汽车研发和生产模式那样,直接向供应商采购现成方案,势必需要为后者高昂的研发成本买单。相比之下,自研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还能够基于自身需求量身定制方案,并保障自己的优先供应权。

当然,比亚迪的这套尤其管理系统专利是否已经在其现有车型上搭载,具体的使用效果,以及其是否满足了国六排放标准,当然还需要相关机构和部门的认定。但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长城汽车需要更明确、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比亚迪确实违反了主管部门对于汽车排放的要求。

不过,目前双方的争议还处于法律框架内,长城汽车在自家的《声明》最后也明确,"在密切关注该案的立案及处理进展"。因此,主管部门是否会基于长城方面提供的证据正式对比亚迪进行立案调查,我们还需耐心等待。但在笔者看来,长城汽车选择今天进行此番做法实在值得玩味,尤其是这次风波发生的时间节点。

在 5 月 25 日下午 3 点,长城汽车发布《声明》的四个多小时后,比亚迪发布了宋 Pro DM-i 的冠军版。这款车在定位和配置上,基本上算是和长城日前发布的哈弗枭龙、枭龙 MAX 撞了个满怀。

相比较售价区间更低(13.97~15.67 万元)的枭龙,宋 Pro DM-i 冠军版的尺寸更大,纯电续航更长;和更高配的枭龙 MAX(指导价 15.97~17.97 万元)相比,宋 Pro 尽管尺寸稍逊且没有四驱系统,但纯电续航稍长且整体售价更低。更不用说在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上,销冠比亚迪和长城相比,拥有更强的消费者认同感。

显然,比亚迪的新车,让长城寄予厚望的枭龙系列车型,相当难受。而更有意思的,是长城汽车近期来的一系列对外表态。在5月15日的哈弗品牌之夜活动上,长城汽车的高管在产品发布前花费了不少时间,阐述了他们对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看法。该公司表示,"一些品牌在竞争中,赢了销量,输了底线,毁了行业品牌,我们绝不答应。"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