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产经频道首页 > 正文

卷到澳洲之后,蜜雪冰城价格战失效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豹变(ID:baobiannews),作者:叶丹璇,编辑:邢昀,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315前夕,蜜雪冰城先是被北京消协点名,随后又被新京报报道江苏南京两家门店使用应"废弃"食材、偷工减料等问题,这家以低价为竞争力的新茶饮龙头企业,再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公众关注。

这背后是通过加盟急速扩张裂变的蜜雪冰城,在店铺管理、质量管控等方面的缺失。目前蜜雪冰城的门店数量已经超过2万家。

国内激烈的竞争之下,蜜雪冰城早早将视野投向海外。一个月前蜜雪冰城在澳洲开出亚洲以外的首家门店,成为新茶饮赛道里第一个布局亚洲以外市场的品牌。然而新茶饮出海的路并没有那么好走,在国内屡屡遭遇食品安全等问题考验的蜜雪冰城,开拓亚洲以外市场的进展如何?

据"豹变"了解,自2月14日在悉尼市中心开业以来,蜜雪冰城在澳洲的待遇和评价迅速地两极分化。试营业的第一周,蜜雪冰城带来 2~3 刀(单位:澳币,约合 9~13 元人民币)的超低价格风暴,低于当地奶茶店一倍," 席卷 " 了大部分华人顾客,排队时长一度高达两小时。同时,请 1000 名悉尼留学生喝蜜雪冰城的活动也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然而,一周之后,蜜雪冰城悉尼门店开启涨价,不少消费者对此观感不佳。

而2月25日开始试营业的布里斯班门店,则在试营业的第一天就执行了悉尼门店涨价后的定价,普涨80%左右。

2018年出海的蜜雪冰城,五年后跨出亚洲,供应链优势能延续到海外吗?新茶饮品牌如何寻求到增量的万能答案?

一、低价席卷澳洲后,"雪王"火速涨价

蜜雪冰城出征澳洲的第一关,倒在了品控上。

留学生周桐是蜜雪冰城悉尼店最早的一批顾客。和大多数期待"雪王"来澳洲的华人一样,周桐希望蜜雪冰城能够"卷一卷"澳洲高价的奶茶市场。开店首日,周桐在悉尼市中心排了一个半小时长队以后,买了一杯芋圆葡萄,但拿到手的却是一杯高山四季春纯茶。

类似的情况在网上并不鲜见,不同网友反馈称,甜度冰度出错,芋圆没有熟透,部分饮品和国内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有一股塑料味",怀疑是澳洲水质的问题……

针对品控问题,蜜雪冰城悉尼门店负责人对"豹变"表示,因为澳洲没有蜜雪冰城的供应链工厂分布,所以目前大部分原料都是从国内总部转运过来的,少部分不宜转运的原料如牛奶等,则是在澳洲本地进行采购。和国内蜜雪冰城加盟店完善的供应链保障相比,澳洲门店的成本压力显然大得多,一时间品控容易出问题。而首周营业、出乎预料的火爆程度,都让品控和服务问题凸显。

即便如此,澳洲的消费者对这个来自中国的"性价比之王"茶饮品牌,依然给予了相当多的宽容和谅解:"再等‘雪王’适应和调整一下,可能就会好起来。"

但悉尼的蜜雪粉丝还没等来服务和品控的改善,就迎来了第一次涨价,平均涨价2刀左右。以黑糖珍珠奶茶为例,从试营业的 2.5 刀涨到了 4.6 刀,涨幅高达 84%。与澳洲本地的奶茶品牌相比,虽然蜜雪冰城封顶 6 刀的定价在澳洲茶饮市场中仍是最低档的水平,但价格差距拉小的情况下,消费者们的感知也会有所不同。

热点推送

本周关注

MORE

    产业研究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