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能否分出一片财富蓝海?(3)

垃圾分类,能否分出一片财富蓝海?(3)
2019-07-16 09:39:35 工人日报

有业内人士预计,未来一年该市场将释放出200亿元到300亿元产能,10年内,产业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到3000亿元。

谨防新一轮投资乱象

尽管垃圾分类最近热了起来,未来市场空间也极具想象力,但实际上,垃圾分类在中国已经推行了19年,在这条路上,实际推进过程中并不顺利,已有不少企业在负重前行。

早在2015年~2017年,“互联网+废品回收”就经历了从绚烂到寂静逝去的昙花一现。这一阶段大部分的公司以面向居民提供预约上门回收服务为主,包括由阿里领军、含着金钥匙出身的9贝壳,以及再生活、闲豆回收、回收哥等,上述企业目前要么停止了回收业务,要么只针对商家及企业开展回收,或是将运营重点转向了生活商城、家电维修的增值服务。

这类模式的软肋在于高企不下的上门回收人力、物流及分拣成本,加上赚差价的单一盈利模式。随着泡沫的退去,不光是创业公司,连带整个行业也会逐渐在市场中沉寂。推进难的背后,是垃圾分类意识的缺乏和被忽略的产业链条。

日前,有市民在“民意直通车”实时互动平台上留言:一些老小区,垃圾分类还没真正搞好,商业机构千奇百怪的设施已经布局进来了,对推进垃圾分类是否真正有用?以前也发生过各种骗局、丑闻的,打着公益旗号的商业设施进小区,特别是老人多的老小区,街道社区要非常谨慎。

除了智能垃圾桶外,各种新式的“垃圾分类设备”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垃圾袋发放机、智能感应垃圾房等,另外很多小区还有了“兑换礼品发放机”。

这些机器五花八门,各种品牌、各种功能让人眼花缭乱。那么,这些五花八门的智能垃圾设备是怎么走进小区的?相关部门有没有进行过考察论证,公开征集居民意见?这些智能垃圾桶,对垃圾分类到底用处有多大?

留言的市民指出:“垃圾分类引入第三方企业出发点是好的,但不能没有考察、没有论证、不征求居民意见,就拍板引入。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相关部门要把好关,确保提供的服务没有挖坑、老百姓确实需要。”

如今,垃圾分类相关产业站在这个风口之上,到底是“飞上天”还是“摔下地”?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去证明。(记者 钱培坚)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