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银联用区块链建信息共享平台,为放贷机构严防老赖提供新途径

2018-12-17 09:50:40    澎湃新闻  参与评论()人

此前,金融机构间的失信人信息共享是依托互联网金融支付产业安全联盟实现的。“但实际上,我们遇到了种种困难,特别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信息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中国银联风险控制部高级主管陈晨告诉澎湃新闻,早在2014年,银联就开始做信用信息共享的尝试,当时的方式是把自己的数据集中起来向联盟秘书处报送,由秘书处整理进一个中心化数据库里,希望由此实现机构间的共享。

然而,这种传统的数据分享路径面临这样一些痛点:机构直接提供原始数据,丧失了数据控制权;信用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并集中存放,对数据安全的要求很高;数据批量集中报送,更新频度有限,时效性较差;信息在机构间免费共享,各机构的单体贡献难以评价,长期影响参与的积极性。

同样的事情用区块链技术来做就能收到不同的效果。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如果一个机构想做客户信息查询,可以向链上所有机构(区块链节点)发起广播,节点将给出相应的反馈结果。区块链上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也让查询结果的准确性有了保障。值得注意的是,区块链上饱受诟病的激励方式——“发币”,也转换成了“发积分”的形式,即根据查询结果的命中率记积分。“查询命中谁的数据,就要给谁转移积分;自己的数据被别人查询命中,也可以得到别人的积分”,陈晨解释道,“这样公平性就有了保障,机构间定期进行积分轧差,后期银联也会帮助机构做资金的结算或者资金的转移,帮助机构实现数据的价值收入。”

根据上述思路,中国银联和京东金融(京东数字科技)已经在2017年联手建立了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名为BU-F的系统架构实现证书管理以及节点的监控。参与机构分别部署区块链应用到本地节点,通过网络配置,下发证书构建区块链网络。在各个机构的节点上面会包括区块链的账本、智能合约以及区块链服务,其中区块链服务系统包括查询服务、运营管理服务。试验期的区块链信息共享平台接入了银联和京东两家的风控数据,行业内首个基于区块链的跨机构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查询系统由此产生。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