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中国基础研究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迫切需要“无用之用”

2018-04-16 10:09:28      参与评论()人

此外,有科学家指出,以往国家资助科学研究的方向总是向着高而大迈进,却往往忽略了一些小团队、小方向上可能出现的成果。

对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童金南表示,自己所在的研究学科比较小众,不能纳入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发表论文时的影响因子上不去,极大影响了年轻人的发展。“很多基础研究学科都是这样,一个学科的培养需要10年,年轻人留不住就造成了学科发展的新断层,我希望设立专项支持小众学科,设置专项保护小众学科的人才队伍”。

基础研究不应“以成败论英雄”

在基础研究领域,如何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价,如何建立适合基础研究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科学与社会》杂志的相关文章中,两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王越教授表示,对基础研究的成果如何总体评价,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这是一个对立统一的问题。

“但是现在的评价是绝对地只看成功的一面,这是有偏颇的。”王越指出,纯基础研究,特别是重要的创新,失败是成功之母,“譬如,数学中的一个基本的简单代数问题,四次方程以上是没有根式解的。这个问题曾有四代科学家开展研究,但我们不能否认前几代科学家的贡献,包括阿贝尔,他马上就快成功了,却死于疟疾,该怎么评价他的贡献呢?所以自然科学研究中,应该不计失败,失败是正常的。”

对于目前的基础研究领域,叶玉江表示,目前我国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由中国科学家提出来的科学理论和原创思想非常少,顶尖基础研究人才和团队比较匮乏,特别是缺乏能够心无旁鹜、长期稳定深耕基础理论的队伍和人才,全社会支持基础研究的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在人才流动、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

“未来,我们对于基础研究的人才评价体系一定要具体化,单靠论文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叶玉江说。

对此,《意见》指出,要突出以人为导向,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营造宽松科研环境,使科研人员潜心、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完善分类评价机制,调动科学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提升市场竞争力。

此外,有科学家建议,当下社会各界对基础科学重要性的认识仍有待提升。周向宇认为,首先在国家层面倡导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强国,将其明确列为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一项战略目标;再者,提升科学知识体系构建者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此外,加强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做“无用之用”研究很光荣的社会氛围。

(原标题:学者共识:迫切需要“无用之用”的时候到了)

相关报道:

    404 提示信息
    404

    您访问的页面找不回来了!

    返回首页
      您感兴趣的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