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泽山:一甲子书写火炸药传奇(9)

2018-01-08 18:21:40      参与评论()人

在王泽山看来,这些都没有任何问题,也不觉得累。“只要是在工作,即使只是简单地吃个盒饭,这也是一种幸福。”

六十年来,王泽山培养了100多名学生,很多人已经成为科研中坚力量。而王泽山的这些精神也深深影响到他的每一位学生。在60多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他一直注重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潜在学术前沿的能力,寻找和发现感觉及时和解决难题的能力,以及对学术的坚守和工科学术难关的坚定意思。

“他反复叮嘱我做科研一定要透过‘现象’追求‘本质’,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考并解决了问题之后,还要追问‘还存在什么问题’?‘能否做得更好’?‘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做研究不仅要做出真正有水平的成果、并且还要能解决国家的实际需求、要接地气。”

1986年,孙金华投师王泽山门下。他至今清楚地记得在王泽山的指导下开展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时,王泽山用简明的语言给我交代了项目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肩负的责任、以及目标和任务,同时一对一地给他上了一堂关于科研方法论的课程。

孙金华毕业后出国,后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后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虽然离开了南京理工大学,但王泽山始终在背后默默支持和关心着这些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常主动打电话给学生,询问他们的近况。

王泽山在工作中宽厚待人。他从来不摆权威的架子,也不习惯命令别人。而是充分尊重团队成员的意见,认真倾听,也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说话。在获得的荣誉面前,他也秉持一颗公平之心,与大家一起分享。在与校外单位联合开展的一些项目上,他从不计较研究经费分配,成果也是大家共同享有。“你要对得住自己的身份,尊重科学,不是你通过这个占有什么,你去想要什么。”王泽山一直这么教育身边的人。“做人要诚恳和宽厚,大家在一起共事时,首先要考虑到别人才行。”

(原标题: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泽山:一甲子书写火炸药传奇)

首页上一页...6789 9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