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独具特色的中国金融实践经验,构建辐射世界的中国金融理论。过去40年,我国金融领域改革者和实践者不囿于陈规俗见的约束,创造了大量独具中国特色的实践经验。例如,以开发性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实践,通过对国家信用的证券化来获得资金,以保本微利为目标,采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国家战略;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背景下,采取进退有据的金融开放策略,建立审慎的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稳健驾驭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外开放和减少资本管制这“三驾马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环境;在经济发展早期资本严重缺乏时,地方政府创造性地把土地的未来收益“证券化”,以房地产投资和城镇化促进经济增长……这些独具特色的金融实践既符合中国特定发展阶段的特点,又蕴含现代金融学的激励相容理论和通过证券化实现价值的跨时空交换等智慧。提炼这些金融实践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理论,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对我国金融学研究来说,不仅是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承担的重要使命。
(作者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原题为《中国金融学理论创新的新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