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这三次人民币的升值,我们可以清楚发现,央行在近期的人民币升值中并非主导力量,弄不好央妈的心里也在嘀咕——市场到底怎么了?
总的来说,稳定预期一旦形成,往往容易出现极端事件,而现在的相对混乱,则意味着市场需要重新建立预期。这样的一个预期,目前存在着不确定性,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央行如果坚持一篮子的稳定,那么就需要面临利差交易导致人民币被动升值带来的舆论压力——而这样的声音已经开始泛起,一旦经济数据不好看,央行会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如果想保持一个宽幅波动的人民币篮子,本质上仍然需要加大人民币对美元的波动,而在目前这个水平上,似乎让人民币对美元略微贬值更加符合逻辑。当然,即使以上的逻辑全部成立,时点的选择则会是一个难题。对于时点,我也没有好的答案,但如果历史可以给我们一些指引的话,2014年年初发生的事情,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当时利差交易导致了人民币的单边升值,在2014年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逼近6.0,但从2月初开始,人民币汇率在干预下开始明显贬值,并在4月中旬一路贬值至6.25。历史当然不会简单重复,但各方的心态变化和市场博弈,其本质上并不会有太多不同。(作者系德国商业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师。原题为《本轮人民币升值并非央行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