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经济频道首页 > 国内经济新闻 > 正文

荀玉根谈策略研究框架:从大而整、知轻重,到做最好的自己(8)

2017-08-14 09:01:10      参与评论()人

结合分析框架谈谈当下的市场,仍然定性为中枢抬升的震荡市。在去年1月底2638点我们就提出:单边下跌的熊市结束了,市场进入震荡市,盈利增长驱动震荡中枢抬升,参考历史大概两年时间。现在回头看,看综合指数,无论是万得全A还是上证综指确实是震荡形态,上证50是牛市,创业板指是熊市,这很正常,震荡市就是整个市场波动率下降、结构上分化厉害,叫冰火两重天。资金的进出也可以印证我们的判断,牛市伴随增量资金入场,熊市资金撤出,震荡市的资金进出达到一种平衡,去年1月底到现在进来的钱、出去的钱我们每周都会算,差值围绕零上下小幅波动,这就是震荡市的特征。震荡市的背景是影响股价的核心变量反着走,比如说利率往上是利空,但是盈利增长是利好,这两种力量胶着。一年半以来中期的观点我们一直没变,既然是震荡,市场就会有涨有跌,短期的观点我们灵活调整,6月4日我们提出《再次开启多头思维》,目前仍维持此判断,政策面偏暖、经济增长和盈利数据不差、改革推进这三个逻辑没破坏,成交量、换手率、基金仓位这三个情绪指标处于中等水平,十九大前多头格局不变,中间有小波折很正常,类似16年6月底到11月底2800点涨到3300点中间也有两次小回撤。

3. 深耕产业,长久之计

股票市场投资最终要选择行业和方向,回顾A股这么多年历史,我们发现每一轮行情都有它的主角,就好比每个人在青春岁月当中都有自己喜欢的青春偶像,我们年少时候喜欢的娱乐明星是小虎队、四大天王,而现在90后、00后喜欢吴亦凡等小鲜肉。A股市场每个年代涨的公司都不一样,那什么因素会决定这个主导的产业?三个核心变量:第一,逃不开的人口周期,所有的行业和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被消费,2000年后的十几年房地产产业链大爆发就是源于人口结构变化,那个时间段25岁-40岁人口最多,从生命行为周期理论看,大家都要买房买车,进入城市,那个阶段这些产业需求非常强。现在我们说90后已经成为这个新兴行业消费的新的群体,消费行为模式在发生改变。第二,挡不住的技术渗透,技术进步会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人类文明史四五千年,生活水平的突飞猛进主要发生在过去四百多年,技术进步对社会效率的提升、对生活水平的改善作用是巨大的。过去几年智能手机的普及,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第三,少不了的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力量很强大,其倾向通过产业政策影响行业发展,会扶持一些产业。